1. 首页 > 知识问答

什么是计划经济的特点(如何理性看待新中国的计划经济)

近来网络上关于经济形态的争论中,以主张市场化为代表的一些人,他们在吹嘘市场化的同时,往往没有忘记把计划经济抹黑一把。有人认为计划经济是“最失败的经济”,有人认为计划经济是“高度集权经济”,有人说是计划经济制造了“贫穷和落后”,也有人把票证等同于计划经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人往往据此来否定新中国的前30年的经济成就。

 

计划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体制,

从‬理论‬上来看‬

计划经济是前苏联搞社会主义创立的一种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货币出现以后就一直是一种市场经济机制,只不过是没有形成理论。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一书,为自由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还写了一本书叫《道德与情操论》,在他看来,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在市场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是唯一动力,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还会推进公共利益。他的这种理论后来一直受到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追捧。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现实就是越自私就越发财。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一切以赚钱为中心(即所谓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户最大化,二是利益最大化。

而计划经济的特征一般是执行政府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

计划经济的创始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其代表人物是列宁、斯大林。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先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人说苏联的瓦解在于计划经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其实,苏联在列宁、斯大林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顶峰,称得上是黄金时期。苏联在二战结束以后,不仅大力发展国内工业,修建了不少重工业基地,还有军事工业,在几年的时间里,苏联的重工业就有了强劲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唯一 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而苏联的解体,正是斯大林以后的继承者否定了前苏联,进行私有化改革而导致的。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八杆子打也不着的事情。

当然,实践上看来,既没有绝对的市场,也没有绝对的计划的,只是以哪种体制为主的问题。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优势,计划经济也有计划经济的好处。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因素,计划经济可以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合理平衡。任何片面地肯定一方而完全否定另一方的做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各种大数据可以短时间内实现完成,计划经济也越来越变得便捷和容易实现。计划经济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大数据大环境,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可以克服许多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问题。可以避免剥削,避免生产过剩。不会出现农作物烂在地里卖不出去,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剥削与被剥削等等。

 

二‬、如何‬理性‬看待‬新‬中国‬的‬计划经济‬

关于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有人说是模仿苏联,学苏联的经验。这话有对的一面,因为新中国是要搞社会主义,而搞社会主义,在当时世界范围来说,苏联是首创。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封建主义的一套,鸦片战争以后,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搞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体制的大变革。没有任何经验,因此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

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家,而鸦片战争以后的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中国人的自主权相当一部分由外国人操纵。换句话说,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剥削制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是要改变经济基础。而旧中国实行的就是市场经济。只不过是生产力还相当落后,还是属于市场经济的低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垄断资本。新中国建立以后,要彻底消灭剥削制度,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制。即由政府有计划合理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调节国家经济的运行方向。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是根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所采取的一种经济体制,它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人说计划经济是高度集权的经济。这种说法不全对。“高度集权”一般是指封建统治制度的集权制,封建社会的集权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它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封建社会的高度集权是指权利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而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是“集权”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代表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所以,这个说法是非常之不妥的。

 

三‬、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是‬失败‬了‬吗‬

一些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计划经济是“世界上最失败的经济”,前面说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计划经济的错,把苏联的解体归咎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不公正的。

再看看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现在有些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他们不理解新中国当年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的模式,甚至以各种理由进行否定甚至诋毁、攻击。其实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真正了解国家当时的情况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并不是简单的头脑发热,而是从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作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是要彻底推翻剥削制度,带领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从当时的国情来看也是唯一的选择。

当时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呢?是满目疮痍,一穷二白,是一个被西方列强挖了一百多年的“大坑”,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吧。

那么当时的中国究竟贫穷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几个基本数据就清楚了。

1949年,人口5.4亿,人均寿命35岁,成人文盲率80%以上。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6%,国民经济81%以上是农业的贡献。

再看几个衡量国民经济重要指标的项目。人年均钢铁产量0.75公斤,同期的美国人年均钢铁产量是471.6公斤,日本人年均钢铁产量是40.4公斤,印度人年均钢铁产量也有3.8公斤,我们的钢铁人年均还不到印度的1/5,而美国将近是我们的689倍。

人年均发电量8度,而美国人年均发电量是1974度,日本人年均发电量是519度,印度人年均发电量是13.6度。印度也比我国高,人年均发电量是我国发电量的1.7倍,美国人年均发电量是我国的近246.8倍。

人年均原油用量仅0.23公斤。人年均国民收入66元。

新中国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建设的。为了彻底摆脱落后贫穷面貌,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搞工业建设,在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就必须大力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开始工业投入的时候,是基本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

同时,又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就只有动员全国的力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建设总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活动。这就必然决定了新中国只有实行计划经济,才是发展中国的唯一正确选择。

当然,除开经济基础薄弱,还有西方国家的封锁,我们在国际环境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市场。特别是60年代初期,由于抗美援朝,和一五计划引进苏联的技术和项目,欠下苏联54亿美元的债务,后又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是计划经济,不是采取把三个人吃的饭匀做五个人来吃的计划经济,那么,中国恐怕就难以摆脱那样的经济危机了。正是老一辈的高瞻远瞩,采取计划经济,不仅摆脱当时的困境,而且,使中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至于有人说计划经济是“全球最失败的经济”,这个问题也太绝对化了。当然,不否定有失败的例子,计划经济有失败的,市场经济也有失败的教训,美国搞了这么长时间的市场经济,不是经常爆发经济危机吗?

现在全世界都已清楚了解了美国应对的金融危机的神操作模式,利用大量印发钞票将金融危机转嫁到别国,所以,全世界都在积极消除美国这种操作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去美元化的呼声日益增长。典型的例子,美国有几任总统,发现了金融资本快速扩张的危害时,企图阻止和限制资本快速扩张的势头时,都被在任期内干掉。这就说明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

再看看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到底是不是跟某些经济学家说的是“全球最失败的经济”。我们还是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前面例举了国民经济的几项基本指标中钢铁、发电量。现在看看中国实行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的情况。

钢铁,1949年是13.5万吨,到1975年为2390万吨,是1949年的177倍。为了好比较,我们从1950年到1975年的情况来与同期的几个国家进行比较。中国1975年钢铁总产量2390万吨,是1950年的39.2倍;印度1975年是788万吨,是1950年的5.4倍,美国1975年是10582万吨,是1950年的1.2倍。

发电量,中国1975年是1958亿度,是1950年的42.6倍,印度1975年是856亿度,是1950年的16.8倍,美国1975年是20009亿度,是1950年的5.15倍。

再从工农业总产值来与世界上同期的一些国家进行比较。

据有关资料显示,前30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12.5%,而同期的苏联是8.8%,日本是11.5%,西德是5.8%,英国是2.3%,法国是5.0%,印度是5.9%,美国是4.0%。

农业方面,我国年均增长4.0%,与此同期美国是1.6%,苏联是3.1%,日本是1.7%,西德是1.9%,英国是2.3%,法国是2.5%。看看这些数据,除了中国是搞计划经济外,其他都是搞市场经济,能说中国的计划经济失败了吗?

再看看中国自己计划经济期间的一些体现国民经济指标的主要项目的增长情况。

钢铁1976年比1949年增长129倍,发电量增长了47倍,煤炭增长了15倍,石油增长了726倍,化肥增长了874倍,水泥增长了71倍,粮食增长了2.5倍。

中国国民经济同美国相比,1949年中国同美国相差28倍,到1976年仅相差5.52倍。

大量事实证明,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并没有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差,反而发展要快得多。中国实行计划经济20几年,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就已经走过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进程。我们今天完全可以这样说,是新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才有了前30年国家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如果新中国不是选择计划经济,也许我们今天还不如今天的印度。

今天我们有些经济学家,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信口开河。我们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肯定一个东西就全盘否定另一个东西。这样是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的,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人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