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北交所公司华岭股份(430139)披露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下滑3.14%;实现净利润6986.73万元,同比下滑22.48%。公司于2022年下半年度加大了生产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在建工程同比增长近5倍。
5亿元募资到位增厚资产
华岭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研究开发、芯片设计验证分析和产业化生产测试服务企业,是第一批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创新型企业”。
2022年度,受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个半导体行业呈现下滑状态,公司营收也出现了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下滑3.14%;实现净利润6986.73万元,同比下滑22.48%;实现扣非净利润4983.45万元,同比下滑24.78%。
受益于2022年9月公司募集资金到位5.07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13.05%;公司资产总计达11.4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5.87%;净资产10.28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24.84%;资产负债率由上年末的17.84%降至9.48%。
报告期内,公司对年度计划加大了对原材料探针卡以及其他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库存同比增加187.21%;按照5年规划和经营目标,2022年下半年加大了对主要生产设备的投入,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同比增长43.50%和491.33%。
测试产能大幅增加30%以上
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加大了对产能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信息系统保障能力建设,初期阶段通过MES/WMS系统平台建设,达到数据真实准确,信息系统安全可靠。
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公司研发聚焦创新前沿,重点放在存储器、MEMS等测试开发技术、工程量产齐套技术等研发,扩大技术开发规模,提升量产技术服务,改善重点客户体验。在前瞻性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T5830平台存储器测试开发项目;OneTouch超高平行工位量产测试齐套技术研发;在高端测试产品方面,公司完成了FPGA,SoC,CIS等55个测试开发项目;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完成转机械手21个,转平台43个,优化存储器产品晶圆高并行工位测试走步8款产品,平均每片晶圆测试效率提升10%以上。
此外,公司投入4.62亿元,购置221台先进测试核心设备及配套装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正式形成测试产能的有118台套,共计增加超过40万机时,测试产能大幅增加30%以上。
兼具核心技术及地缘优势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诸海滨团队表示,测试服务贯穿于集成电路整个生产过程,与封测一体公司相比,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专注测试服务,测试报告更加中立、客观,且行业重资产特征明显,故具备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在5G、人工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应用普及,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驱动下,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需求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我国集成电路测试业2025年规模可达550亿元。
华岭股份近年来不断积累核心技术,与可比公司相比,其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公司身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贴近下游客户,具备地缘优势。公司获得了行业内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与复旦微电、晶晨股份、瑞芯微、中芯国际等建立了长期合作。
本次募投的产业化项目拟在临港新片区建设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基地,建设5nm-28nm 12英寸测试线、特色封装研发平台。随着项目预期建成,公司有望突破现有测试业务的发展瓶颈,稳步提升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得益于募投项目的推进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记者 朱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