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固定资本投资方法(如何看懂数据背后的含义)

具体可分为新建、扩建和改建三类。

其中,新建固定资产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占比接近68%,扩建项目和改建项目的占比较少。

2017年各建设性质所占比重

从三者与经济的关系看,新建和扩建往往是与扩大产能相关,因此,当企业的新建和扩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同比增多时,经济情况往往较好,市场前景乐观。

改建投资与技术改进升级相关,伴随着整个经济发展周期,但一般产业结构需要较大调整时即设备周期转换时期,改建投资增速提高。

因此通过观察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生产结构以及产业周期。

 

第五种分类方法是: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分类。

具体可以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已经成为资金来源最大的组成部分,约占资本总来源的82.27%。

国家预算内资金虽然仅占6.06%,但对于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具有指导意义。

过去,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家预算以及国内贷款依赖性较强。现在,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的上升,说明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正逐步市场化。

 

0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资金来源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各个结构性指标都是指“投资完成额”。

在实际当中,与之相近但又有差别的两个指标,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资本形成总额。

下面我来说说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VS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前者反映了建设投资项目工作量,而后者反映的是完成相关工作量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即资金构成和来源情况。

具体来说就是:

所收到的货币资金,只有形成固定资产,才能纳入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

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除了包含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还包括上年末的结余资金。

由此就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资金来源规模并不一致。

 



专栏
用得上的经济学课
作者:投行大师兄
49币
86人已购
查看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VS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GDP支出法中的一个概念,代表实际发生的投资需求。

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这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统计口径的差别。

具体不详说了,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差别在就行了。

广发证券统计了这三种统计指标的数据表现,具体如下图所示: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放开来讲,估计得至少说上2万字。受篇幅限制,今天就只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不过,对于看懂市面上的分析报告,基本上够用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