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苏垦农发股吧最新信息(粮食种植行业个股分析系列)

在西方经济学里对市场的划分中,提到了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的产的市场。粮食种植行业,是一个非常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行业内有很多厂商(农民),产品完全无差别(水稻、玉米、小麦),没有对价格的控制程度,无市场进出壁垒(谁都可以进出),其结果就是导致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几乎完全依靠供求关系,而且都无法实现超额利润。我们之前讲种子生产行业的时候,就发现企业中粮食贸易的毛利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一个企业是完全地依靠粮食种植或者贸易来达到上市要求,可能性很小很小。所以粮食种植行业的上市企业,我们只看到北大荒和苏垦农发两家企业。

上文我们简单讲了讲北大荒,得出个大致的结论,北大荒是以收取土地承包费为主业的“国营农场”,说他是粮食种植其实有点牵强,至少他的“产品”并不是粮食。而且北大荒做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有很多时代特征和烙印。而苏垦农发是怎样的企业呢?我们上文看到他2020年的毛利率在15%左右,单纯从毛利率来讲,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他的主业至少很大部分不是来自粮食种植,不然毛利率只会在个位数以下。

表1:苏垦农发近4年收入结构情况分析:(单位:亿元)

 

表1是我们对苏垦农发近4年的收入结构做了对比,也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公司的收入构成很大一部分来自非粮食种植行业,但也带来了几个与我们起初设想不同的疑问:

1.种植业的毛利率达到了15%-20%,为什么远比我们想象的行业毛利率要高?

2.分部间抵消是怎么形成的?他对我们的判断有什么影响?

3.食用油业务如何异军突起,而花卉业务却又昙花一现?

第一个问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种植业务采取统一经营和发包经营两种经营模式,而其中的发包模式跟北大荒类似,收取土地承包费,这种模式毛利率可达到40%,2020年贡献了种植业6%的营收,以及11%的毛利。另一个原因,公司2020年财报讲到,“公司通过 19 家分公司在自主种植基地上种植水稻、小麦以及大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公司种植业生产的水稻、大小麦原粮等粮食产品主要用于苏垦米业的大米加工业务和大华种业的种子生产业务;同时,部分水稻、小麦以及大麦等原粮面向市场销售。”这里面我们要关注2个问题,一个是公司的种植出来的粮食,绝大部分是集团内部消化了,并没有销售到公司外部,这种关联交易就导致了粮食产品定价存在调整的空间,母公司卖给子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一点,毛利率高一些也就合情合理了。第二个要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母公司要以高价卖给子公司呢?我们估计是考虑到各子公司未必都是全资控股,定高价一方面给公司主营质量添彩,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将利润更多地留在母公司,减少少数股东收益。

这也给我们的第二个大问题关于分部间抵消的疑问带来了点眉目。由于公司内部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自产自用的情况非常明显,所以公司单独将分部间抵消列出来,这样能够把关联交易的影响剔除。他对我们判断的影响有2方面,一是公司最终的销售产品是种子、米业和食用油,我们应该更关注这几个业务,二是他也许会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一个手段。我们都知道,内部销售的合并抵消分录正常是不会影响合并报表利润的,因为卖方的收入正好跟买方的成本是一致的。但我们发现,2020年和2019年的分部间抵消,竟然产生了毛利,这意味着抵消的收入大于抵消的成本,差额高达1亿元。至于是什么原因,公司没有更多的披露,但从会计角度来讲,感觉还是有些说不通。这个差额很有可能会在以后年度调节回来,这个我们以后也会更多去关注这一问题。

第三个问题,特别是食用油业务显得很重要,公司业务近2年主要就是食用油业务的增长带来的,也是营收规模跟北大荒拉开档次的关键所在。这是公司2018年花3.67亿元的一笔收购业务,目前来看算是比较成功的,被收购的企业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系一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食用油业务方面做得不错,苏垦农发也是在最近向太阳股份派驻了多位董监高人员,不断加强了对该业务的控制,也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收购其股权的可能。有意思的是,公司公告称产品规格以散油为主,以小包装、中包装油品为辅。同时,金太阳粮油一级葵花籽油还是福临门、鲁花等国内知名品牌优选供应商,也是中粮、恒大、中储粮等企业 OEM 战略合作企业。或许我们吃到的很多大品牌食用油,都可能是出自一家制造商。至于花卉业务,本来是公司2018年新设前景挺看好的一项业务,成立当年就收入达到近6000万元,毛利率也高达20%。可2019年业务便出现了萎缩,2020年就在财报中消失不见了。估计是个项目型的业务,随着项目结束,公司该项业务也随之消失。江苏农垦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原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已于 2020 年11 月 13 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另外,我们还意外的发现,公司的种子业务规模也不小,单纯的种业业务每年都维持在12亿元左右的水平,这个规模放在种业行业的公司,仅低于隆平高科和荃银高科,高于登海种业,但毛利率却比较低,只有不足15%,这个跟专业的种业公司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考虑到公司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种业收入高毛利率低也就说得过去了。

表2:2020年各公司种业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到此为止,两家粮食种植业我们就简单对比完了。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结论。

1.跟种子生产行业相比,粮食种植业两家业务更稳定,当前23倍的市盈率都还是比较低的,但增长预期较低。

2.北大荒属于现金牛企业,业绩稳定,成长性一般,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3.苏垦农发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但当前业务营收规模增加较快,主要是食用油业务的发展,但净利润增速不高,公司种子生产业务规模虽然较大,但主要是自产自销,且多是水稻和小麦,相比较玉米种子预期低一些,预计未来收益增长也在合理预期范围内,可长期持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