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科创企业家,如何立足长远,善思敏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在实现企业使命的过程中,如何从价值发现、价值管理与价值衡量三个层面做好价值创造?
复旦科创企业家营第五期近期开营,第一模块课程带领新学员们一起解读百年大变局下的科创战略与历史机遇,并就科创企业及其价值创造等专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科创企业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发现
数据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逻辑
课堂笔记划重点
钱世政
复旦管院教授,复旦科创企业家营模块主理教授
科创企业与价值创造
疫情让我们更加重视投资的社会责任价值。以价值医疗为例,需要从精准医疗、患者体验以及社会效益多维度来评估。价值投资呼唤商业向善、投资向善,未来投资者将从社会责任维度判断价值,因此企业创新要关注ESG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的差异: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发现价值实现风险定价,金融借力科技正在重塑金融格局。
企业的使命是价值创造,并使其价值最大化。长期价值驱动因素包括市场定位、核心技术、组织有效性;中期价值驱动因素包括商业模式、职能战略、敏捷组织、资本结构;短期价值驱动因素包括销售增长率、毛利率、资本回报率。
科创企业的成功需要梳理底层逻辑与优化顶层设计,底层逻辑是从竞争战略到商业模式直至职能战略的梳理,顶层设计是从股权结构、控制力、动态激励到持续融资能力的优化。
中国资本市场已从“基建+地产+间接融资的扩张逻辑”转向“科创+促内需+直接融资的价值创造逻辑”转变,科创企业是顺势而为。
数据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逻辑:
流量至上:数据的价值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深度挖掘与创新
生态圈:数据技术打破了产业边界,跨界融合成为创新趋势
开环逻辑:多技术的融合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公募+私募:通过设立CVC,隔离风险,提高融资能力
邵 俊
德同资本董事长,复旦管院兼职教授
科创企业的价值发现
投资者发现价值的意义在于投资决策,企业家洞察本质、发现价值的意义在于看清趋势,识别产业发展痛点,将资源部署于价值最大化的环节,推动科创企业持续成长。科创企业家洞察本质、发现价值,才能更有效地制定战略、部署资源,构建核心能力与护城河。
层出不断的新技术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科创企业应以临床实用价值为导向开发新产业,为患者、医生带来福利和便利,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通用型企服软件的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而特定场景的专用型工业软件还是一片蓝海。相关科创企业应深挖场景,将技术优势与场景知识结合,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提高效率。
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核心是“新能源”与“智能”。围绕两个主题的核心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突破点,企业应增强原创能力,突破对应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构建高竞争壁垒。
邵 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管院兼职教授
百年大变局下的科创战略与机遇
党的二十大后,“发展、人民、安全”成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重要抓手。“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人民”强调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安全强调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在新主题与“双循环”的驱动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迎来蜕变。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执行总方针与总策略。科创企业家应深刻领悟相关规划的内容、指向与节奏,将企业战略与国家大势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事业。
中美竞争同时存在于贸易、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技术脱钩对中国企业科技与供应链安全的冲击极大。科创企业家应该杜绝侥幸心理,努力提升原创能力,摆脱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窘境。
疫情之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方向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科创企业家不应盲目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客观洞察经济发展趋势,努力提高战略决策效率,更好地适应甚至引领新产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