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如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及一些相关文件,梳理了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点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对教育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要点

1、学校布局应当依据城市或村镇总体发展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学校办学规模适宜,合理调整布点。

2、原则上学校最大规模不超过45个班,小学每班45人,初中50人。

3、学校生均占地面积标准城乡统一,分为达标和基本达标两类,同时对于体育场地和生均校舍面积都有严格要求。生均教室使用面积小学≥1.15㎡,中学≥1.12㎡。住宿制学校生均宿舍≥3㎡,食堂≥1.5㎡。

 

4、学校应装备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校园广播系统。

5、生均藏书要求不少于:小学25册、中学30册,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藏书的1%。

6、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应配备专任教师,体育教师配备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学校应有专职或者兼职心理教师。

7、寄宿制学校或者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设立卫生室,并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卫生室面积≥40平方米;600人以下非寄宿制学校至少有一名兼职保健教师,配备保健室,面积≥15平方米,以上“两室”均需按照要求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8、寄宿制学校还应该配备专门的生活辅导教师。

9、教师培训经费占年度公用经费的8%以上,每位教师5年内不少于360学分。

10、建立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学校管理落实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

11、开展晨、午(晚)检,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实行登记和追踪管理。

12、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期举行全校性运动会或者体育节,保证小学生睡眠达10小时,初中达9小时,每生能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至2两项艺术特长。


 

二.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点

围绕4大目标(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4大理念(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和谐美丽充满活力、依法办校科学治理),6大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和88条具体管理内容展开。

 

  1. 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平等入学、控辍保学、关注学生需求。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道德品质、帮助学会学习、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艺术素养、培养生活本领。
  3. 引领师生专业进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4.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
  5. 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立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基础设施、开展以安全技能为基础的安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6.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升依法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全方位育人合作关系。

三. 义务教育学校提升设想

学校的发展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无非“三有”:有体系、有人才,有保障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现有局面,促进均衡发展。

(一)加快构建高质量体系

 

1、强化“五育并举”,明确育人目标。

(1)突出德育实效,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修养,通过“大思政课”和“社会实践大课堂”落实德育培养目标。

2)提升智育水平,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习习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基。

(3)强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培养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4)增强美育熏陶,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推动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5)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通过组织活动落实劳动教育,同时加强科技与创新能力培养。

 

2、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管理实效。

1)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转变师生及家长的传统观念,破除唯分数、唯升学,以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重要依据。

2)完善入学制度,落实就近免试入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流程,保障适龄儿童应入尽入,均衡编班,促进教育公平,规范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

(3)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教师数字素养,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打造数字校园。

(4)强化家校共育职责,明确各方责任,统筹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增强家长素养和育人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效率。

5)统筹城乡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备和供给,努力形成区域性教育综合体,不断扩大教育影响力。

(6)推进学校减负工作,规范社会性各类活动进校园,切实减轻师生负担,让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加速发展高素质队伍

 

1、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教师的准入标准,配齐专任教师让其专业发展,落实教师有效培训,努力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四有”好老师。

2、让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每年定期开展教师竞赛(形式多样),不断提升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以课堂为阵地,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学校定期检查反馈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阅、辅导学生、总结反思等常规教学活动,经常开展磨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三)加强落实高标准保障

1、保障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加强对绩效工资的科学管理,落实偏远地区津贴补助,完善教师周转房分配,科学高效管理教师职称,让职称评定起到提质的作用,加大对教师的宣传表彰,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2、保障基础设施投入。一是按照布局调整及时完善配套的学校建设,满足学位供给。二是根据优质均衡标准,分阶段有计划的进行补充和完善,直到配齐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三是按照新形势下师生需求,合理设置教师编制,统筹教师资源,做到专岗专任,能配齐开足相关课程。四是加强上层设计和领导,把好方向,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最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