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依然高达35%左右,这两年中国的工业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有所下降,产品周转和资金周转速度下降。不过,这两年工业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这可能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国的工业增长依然会保持较快增速。
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和工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占我国GDP的比例40%左右,工业占比35%左右,制造业占比29%左右。作为世界工厂,工业经济的强弱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未来前景。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的比重占比较为稳定。
一、工业GDP占比高,但增速总体下降
2022年上半年工业GDP同比增速只有3.3%,大幅低于2021年的9.6%,略好于2020年的2.4%;制造业GDP同比增速2022年上半年为2.8%,比工业GDP增速还低0.5%个百分点,这反映了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高于矿业、电力燃气水等行业。
如果剔除疫情影响,单看2019年的数据,工业同比增速已经低于5%,反映了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可能已经不在了。
不难发现,疫情发生之前的2014-2019年,第三产业增速始终高于工业和制造业,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从工业国向工业、服务业同步迈进的转型阶段,但是,2020-2022这三年,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高于疫情对工业的冲击,导致第三产业GDP同比增速始终低于工业增速。
从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走势与工业GDP增速大体相同。矿业增加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产资源价格的变化,2016=2017年出现两年负增长、2021年以来则又大幅增长,反映了大宗商品价格这些年来的持续变动。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两年高速增长,未来几年工业增长将能超过5%甚至6%
2022年上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高达11%,略低于2021年的11.4%,这一增速明显高于2015-2020年以来的增速(低于10%)。制造业投资同样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工业投资这两年快于其他领域的投资。过去两年较为快速的工业投资,将在未来几年形成工业产能,带来持续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GDP。
因而,如果从较快的工业投资增速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工业增速预计依然保持较快增速,且增速可能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中国工业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保持5%以上的快速增长。
三、工业企业营收及利润增速2022年下滑
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9.1%,在近10来年的数据中,属于较高增速。不过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只增长了1%。可能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下降的影响。
随着最近几个月工业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工业企业的成本大幅下降,这预示着2022年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可能同比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状况可能改善。
营业成本的同比增速近年来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比较接近。
2015年以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5-57%之间,可能反映了杠杆经营风险总体可控。
从工业企业的产品周转速度来看,最近几年总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工业企业产品销售速度下降、账款回升速度下降,尤其是疫情较为严重的2020年和2022年,经济增速下降,企业的产品周转和资金周转速度显著下降。
从资产创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资产创造营业收入的能力持续下降,而人工创造的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上升。这反映了中国工业企业整体呈现资本化趋势,即企业产品中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密集程度越来越低,企业可能更多地表现为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需求。
四、各行业情况
营业收入规模前十大行业为:电子、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电力、有色、非金属、石油煤炭、农副产品加工
利润规模前十大行业为:电子、化工、煤炭、医药、非金属、汽车、机械、钢铁、通用设备、有色。
2021年,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为:医药、酒、饮料、仪器仪表、烟草以及各自矿产资源行业(受益于资源价格大涨)
2021年利率率较低的行业:食品加工、电力、金属制品等行业。
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及利润 |
||||
|
工业企业营收总额 |
|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
|
|
占比 |
排名 |
占比 |
排名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0 |
1 |
9.5 |
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6 |
2 |
4.9 |
8 |
汽车制造业 |
6.8 |
3 |
6.1 |
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6.7 |
4 |
5.2 |
7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6.5 |
5 |
9.2 |
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6.1 |
6 |
2.1 |
1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5 |
7 |
3.6 |
1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2 |
8 |
6.4 |
5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4.3 |
9 |
3.1 |
1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2 |
10 |
2.2 |
1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7 |
11 |
3.6 |
9 |
金属制品业 |
3.7 |
12 |
2.6 |
1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9 |
13 |
3.4 |
1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6 |
14 |
8.1 |
3 |
医药制造业 |
2.3 |
15 |
7.2 |
4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2.3 |
16 |
2.0 |
17 |
纺织业 |
2.0 |
17 |
1.4 |
20 |
食品制造业 |
1.7 |
18 |
1.9 |
19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3 |
19 |
3.0 |
13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1.2 |
20 |
1.0 |
23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2 |
21 |
0.9 |
27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1 |
22 |
0.9 |
2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0 |
23 |
0.6 |
30 |
烟草制品业 |
0.9 |
24 |
1.4 |
21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0.9 |
25 |
1.0 |
24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0.9 |
26 |
0.7 |
29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8 |
27 |
0.7 |
28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8 |
28 |
0.5 |
36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7 |
29 |
1.9 |
18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0.7 |
30 |
1.1 |
22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