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资产净值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本周重点资讯

◆ 猪肉价格连跌14周,5月CPI涨幅或重回“2时代”。

◆ 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本金,掀起投资市场巨大波澜。

◆ 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美股全线崩盘,道指狂泻近1900点。

◆ NYMEX 原油期货收跌 8.66%,创六周来最大跌幅。

本周市场动态一览

 

(数据来源:WIND,2020/6/12 17:30 更新)

 

最近收到好多朋友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疑问,今天念念带大伙走进TA的世界,一文解答你心中的小九九,接着往下看↓↓

 

01 一直都说是因为要打破刚兑转型成为净值型理财,但作为投资者,我不明白刚兑有啥不好的,好端端的干嘛要打破呢?

 

如果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最好不打破刚兑,不仅要零亏损,而且收益越高越好,最好还能随时变现。但奈何投资永远存在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这属于客观规律。

 

比如,风险不可能彻底消失,如果想要回避风险,就只保留现金或者做现金管理,把风险降到最低。但这又面临通胀的风险 —— 因为实际购买力会下降等同于损失。另一层面通过付出一定代价,比如牺牲一点收益或者通过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来降低风险,换言之降低风险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从理论上讲,除非我们愿意接受很低的收益,否则较高的收益、较低的风险是难以持续的。

 

从过往历史看,刚兑是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产物,如果忽视风险,不打破刚兑,风险会转嫁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随后在整个金融体系内聚集,一旦爆发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类似2008年的金融危机,伤害的不仅是金融机构,而是整个国家经济,个人最终也难以幸免。

 

基于此考虑,国家才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来打破刚兑,本质上是为了我们国家的金融系统安全,国民经济向着更健康、更持续、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有心无力,无法做到刚兑,恒丰银行、包商银行等违约、被政府接管的一系列事件也反映出这个残酷的现实。

 

最后,打破刚兑,长远看对投资者并非坏事,也许我们短期会承受一点亏损,但清楚理解投资风险,掌握必要的投资常识,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复利效应,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的方法和意义等,懂得投资前需要了解金融产品,选择与自己风险匹配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也有助于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举个通俗的例子,小孩子都爱吃糖、吃零食,但糖和零食吃多了于身体无益,不能因为小孩子爱吃糖就经常给糖吃,而是试着吃吃其他不甜但更健康的食品,换言之一旦眼界放宽,我们选择范围变多,也不会错过更多的美味。

 

02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经监管机构如银保监会、证监会审批或者备案,由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03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投资什么的?

 

净值型理财产品几乎可以投资所有类型的资产,但主要以标准化的资产为主,常见的投资标的包括现金、债券、商品(黄金、原油)等、股票以及一些另类资产,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等。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产品可投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04 净值型理财产品,产品介绍中的专业术语都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产品基础专业术语如下,方便理解,以基金为例:

 

资产净值:指基金资产总值减去基金负债后的价值。

 

单位净值:每个交易日根据基金所投资证券市场收盘价计算出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的各类成本及费用后,得出该基金当日的资产净值,除以基金当日所发生在外的基金单位总数,就是每单位基金净值。

 

份额:包括申购、赎回份额,举个例子,申购份额=(申购总金额-申购费用)/ T日基金份额净值

例一:某投资者投资40,000元申购某基金,假设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040元,如果其选择前端收费方式,申购费率为1.5%,则其可得到的申购份额为:

申购总金额=40,000元

净申购金额=40,000/(1+1.5%)=39,408.87元

申购费用=40,000-39,408.87=591.13元

申购份额=(40,000-591.13)/1.040=37,893.14份

 

分红: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包括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

 

累计净值:基金单位净值与基金成立后历次累计单位派息金额的总和,反映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所有收益的数据。

 

基金单位累计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历史上累计单位派息金额(基金历史上所有分红派息的总额/基金总份额)

 

净值增长率:指基金在某一段时期内资产净值的增长率,基金净值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今日净值增长率=(今日净值-昨日净值)/昨日净值

如果当日有分红,则为:

今日净值增长率=〔今日净值-昨日净值+分红)〕/昨日净值

 

比较基准:是基金产品为自己设定、可实现的预期目标,作为该产品未来业绩考核的主要参考目标和标准,业绩比较基准不仅可用于基金产品的绩效评估,也常用于基金产品的归因和评价分析。

 

波动率:波动率是衡量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程度的指标,也是对资产收益率不确定性的评估,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

 

最大回撤:是资产亏损的指标,它衡量了净值从峰值到低谷的最大一次亏损,表明投资者在最差情形下的亏损。

 

05 净值型产品和普通理财产品(比如基金)有什么区别?

 

  • 发行机构差别,净值型产品不只是基金,还包括银行、保险和券商等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

 

  • 投资范围差别,银行保险发行的产品还可以投资于非标准化资产,比如信贷资产,而公募基金现阶段不能投资于这一块。

 

  • 收益风险差别,通常银行保险的净值型产品面向保守型客户,定位于较低风险较低收益,而公募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较广,如最低风险的货币基金、较低风险的债券基金、中等风险的混合平衡基金、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银行保险的净值型产品未来可能会朝着更高风险、更多元方向前进。

 

06 净值型产品和基金一样有涨有跌,为什么不投基金?净值型产品相比基金的优势是什么?

 

前文所述,两者除了投资范围略有区别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公募基金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标准化的资产管理机构,已发展21年,成立之初就实行净值化管理,较为规范,透明,信息披露充分。

 

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保险存在较多刚兑情况,投资者购买银保产品的收益和期待的收益有些不同,但这即将成为历史,所有理财产品都将朝着统一、标准化、规范化和净值化方向发展。

 

07 净值化是否意味着风险变大了?

 

并非净值化把风险放大了,而且以前刚兑时代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人为的对风险进行了扭曲,没有充分的反映投资风险,现在实行净值化管理只是进行纠偏而已。

 

从风险因素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风险认识和评估要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以及投资期限等维度,风险大or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风险的态度,用多少时间维度来看待风险。

 

二是从产品本身来看,决定投资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投资方向,比如投资于股票还是债券,通常股票产品风险会大于债券产品和货币型产品;从资产细分角度,比如债券中,通常同一期限的利率债的风险低于信用债,到期时间短的债券风险会低于到期时间长的品种。

 

三是产品管理人也会影响产品的风险水平,如管理人投资水平差、投资方向发生偏差,产品可能出现亏损。

 

四是股市、债市、商品市场等基础市场行情,一些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的表现,从而影响产品的风险。

 

08 黄金ETF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数值相等,永远没有分红。我想知道还有哪些净值产品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也是相等的?

 

基金合同并没有规定黄金ETF不能分红。只要不分红的基金,基金的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是相等的。

 


 

回顾一下,本期念念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背景,净值型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的区别、优势和风险这几个角度出发,解答各位小伙伴在周一提出的疑问。

 

如果你的疑惑暂时还没有被解答,别着急,下周五,投顾念念依旧在这里为你排忧解惑。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请为念念点个在看。

 

【对了,下周可以关注以下资讯:】

◆ 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

◆ 中国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

◆ 美国5月零售销售月率。

◆ 美联储主席出席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作证词。

◆ 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