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样本容量怎么求(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样本数量)

企业实行数据化管理,就必须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而获取数据的数量就成为了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由于被调查对象数量众多,比如餐厅对会员顾客进行调研,因为时间、资金限制,不可能对全部会员顾客都调研,只能从中获取一个样本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后的样本数据对整体会员进行估计。那么,抽取多大的样本就成为整个数据化管理过程开始的关键。样本量的确定,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企业本次调研认可的估计精度水平,包括误差限度和置信水平1-α两项内容。

2. 按照保守(即样本容量宁大勿小)原则,实施对总体方差S2的预估。

S2自然是未知的,否则就无实施抽样调查之必要,但问题在于,若不知道总体方差S2(或标准差S),管理者则无法计算初始样本量。这种预估可以采用预调查或试调查结果,也可采用以前调查的结果,或利用某些理论上的结果(例如总体比例估计问题中常用S2=P×(1-P)=0.25)。

3. 根据上述给定估计精度水平和总体方差S2的预估结果,同时考虑总体规模N的大小,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及回答率为100%为两个前提条件下计算出样本量,称初始样本量n0。

 

4. 确定抽样方式,并根据不同抽样方式的设计效应(deff)对样本容量进行调整。

n1=n0×deff

设计效应(deff)定义为任意抽样方式下的抽样方差除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下的抽样方差,所以:

1) 简单随机抽样的deff=1

2) 分层随机抽样的deff<1

3) 整群随机抽样的deff>1

4) 系统随机抽样的deff≈1

通常,deff值因为总体方差未知而无法得知。此时需要注意,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样本量的取值应坚持保守主义原则,尽量大一点,以便留有余地。例如,将分层随机抽样的deff定为1。

5. 判定有效回答率r,并根据有效回答率对样本容量进行再调整。

n2=n1/r

6. 在需要得到分组数据并对这些分组数据的精度有事先约定或要求时(例如,连锁企业抽样需要从各分店进行,所以对每个分店都有数值精度的估计要求),还应分别计算各组所需样本量,然后经各组累计加总得到总体需要样本量。

7. 最后,为了最终确定样本量,除严格按照上述步骤予以审慎考虑外,还必须仔细权衡费用、时间、调查单位拥有或可动用的各种资源方面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考虑理论要求而不顾忌财务成本方面的约束,是绝对行不通的。(作者系美国归来的国际数控管理专家李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