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玩过弹簧没有,当你用力使劲压它的时候,它会弹得老高,蹦到天上去,有时候你还不知道它会弹到哪里去;要是你用力稍微轻一点,弹簧就不会蹦起来,只会弹那么一小点,然后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
心理弹性,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复原能力”。心理弹性好的人,复原会比较快;弹性差的人则会像弹簧一样,蹦得老高,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很难回归到理想的心理平衡状态。
受性格、气质、知识文化水平、环境等方面影响,每个人的心理复原能力是不同的,它不是天生就有的状态,而是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停磨砺自己的心智,慢慢达到成熟的过程。
例如去职场工作,被领导骂了,批得狗血淋头。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会很焦虑、忧虑,产生怀疑自己的念头;如果你是职场老手,工作十多年了,老油条的身份,遇到这种情况则会处理得游刃有余,会跟领导好好沟通,商讨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做好了,以后职场上就不会再起冲突。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人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状态。再具体来讲,是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协调一致性,达到相互配合以及合理去看待问题的阶段。
就拿刚才的例子来说,为什么有些人被领导骂了,会有消极、痛苦的情绪,而有些人不会,反而还觉得无所谓,这事我习惯了能够处理。原因是人的话是会有“经验”的,经验是人的宝贵财富,它是你认识事物以及调节心理的节拍器。
我没有经验,不会,没关系。吸取教训,总结这里面的问题,下一次就不会再犯了,会很轻松地去面对。当一个人心理能有足够的“心智化能力”,他就能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反之,如果没有这份能力,哪怕问题再小,他也很难去面对,一件小事就足以让他崩溃。
要想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才能让你拥有这份状态:
一是培养合理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认识能力。每个人的情绪出现困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你怎么看待事物的,事物就怎么反馈给你。你要是情绪消极,面对的事情结果大概率也是失败的情况。
此外,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良好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个体心理成熟的标志。
就像有些人感情出了问题,他绝对不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而是能够明白,我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是自己错了,我会愿意去改正,绝对不能把错误都推给别人。
能够这样去想,一个人的心理弹性才能得到磨砺,而不是一味地陷入“非黑即白”的认识状态之中。非黑即白或者非对即错,这样的思维会让你的心理出现失衡,不利于生活中去处理任何事情。
二是接纳自我情绪感受的能力。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又是最重要的部分。接纳自己,是所有面对问题的基础,他是你心理变强大的有力武器。这里所说的接纳,指的是不委屈自己的感受去做事情,能够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并且持之以恒地去付出,最终达到满意的状态。
在工作被领导欺负了,怎么办?沟通是一个办法,要是沟通不了,总是被骂,如何做呢?辞职走人。既然这里的工作环境这么糟糕,那我就选择离开吧,再也不待在这个地方了。
像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接纳自我情绪的表现,也是心理弹性伸缩比较好的状态。面对事情,我有努力去处理,可是面对了依然没有效果,我也不会纠结自己做的是好还是不好,有些事不是我能决定的。
既然无法决定,自我调整也没办法改善,那就离开吧,换个环境就好,这样就不会太让自己委屈了。
三是培养同理心,与人交往的相处能力。这一点是我工作当中的体会,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很缺少这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很差,人际关系相处也不是太好,总是会把周围的关系搞得特别僵。
事实上,一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增强心理弹性的良好基础。有了朋友、同事、伴侣的支持陪伴,你的生活会变得特别顺畅,也没有太多的烦心事。
工作失意了,回到家有伴侣的安慰;生活受挫了,还能有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寻求外界的帮助,对于增强自身的感受和心理能力是有帮助的。
然而,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人有同理心,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拥有时刻照顾他人、为他人情绪考虑的能力。遗憾的是这份能力太宝贵了,很少有人拥有。
生活中我见到最多的,就是自我、自私自利的行为表现。
丈夫妈妈生病了,在医院住icu,妻子还在网上购物,大手大脚地买东西,丈夫说两句,然后妻子说丈夫不爱他,要闹离婚;妻子怀孕在家,急需照顾陪伴;丈夫还在外面喝酒聚会,夜不归宿,对家里不管不问。
如果人能够有同理心,能为他人考虑,生活中怎么会有那么多冲突呢?一定是幸福美满的状态,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的。
所以,培养良好的心智化和弹性能力,是人一生的修炼。虽然不易,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持续磨砺自己的心智,让生活变得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