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范文评析模式探索
陈丽云
摘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范文评析模式。本文以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写作试题为例,该评析模式采用语料检索工具从衔接手段、句子类型和词汇运用三方面对范文进行深度分析,旨在让学生对范文有更具体、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能更好地模仿,改进自己的续写作文。笔者建议,教师通过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范文评析模式的探索,提高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评讲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续写能力。
关键词:协同效应;读后续写;范文评析模式
一、浙江卷读后续写题型解读
浙江卷中的读后续写题型是一种将语言输出与输入紧密结合、旨在加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新型测试题型。其写作形式为半开放性质,一般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阅读材料,考生依据该阅读材料的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及所标识的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使其发展成一篇与指定阅读材料在逻辑衔接、语言风格、故事情节等方面高度融合的短文。续写部分通常分为两段。原文给出10个标有下划线的关键词,所续写短文中应使用其中五个以上(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
该题型通过读写结合的模式,直接向学习者提供模仿并运用语言的机会,是促进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将语言的模仿与内容的创新有机结合,并在释放使用所学语言者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其准确运用外语的能力,能有效测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因而,其促学优势明显(王初明,2012;王初明,亓鲁霞,2013)。
二、协同效应理论
外语习得的协同效应是指学习者较弱的产出能力在与其较强的理解能力的协同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拉平效应。外语学习者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其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两者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王初明,2012)。要完成续写,学习者需要在理解原文并构建情景模式的基础上创造续写内容。在创造过程中,学习者需与原文的情景模式协同,以确保续写的内容和语言与原文连贯(王敏、王初明,2014)。
三、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教师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学生的续写作文在内容、语言及逻辑等方面与原文故事协同效应低
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情节内容与源文及开头语衔接不合理、上下文不够连贯、续写作文所用的语法结构与词汇准确性和丰富性不够等方面。
(二)教师在读后续写评讲课对范文评析不到位
在读后续写评讲课上,很多教师会给学生提供范文,有时还会提供几篇学生的优秀作品,但通常也只是简单读一读,流于形式。教师在评讲时缺乏对所提供的范文的衔接手段、句子类型和词汇运用等方面的深度分析,因而,学生对范文的学习不够深入,导致读后续写评讲课的低效,续写能力较难得到提升。
基于以上提到的现阶段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目的,笔者试着从协同效应理论的视角,借助语料检索工具,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范文评析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四、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评析模式教学探索过程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例是一节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评讲课。所用教学内容是2020年1月浙江卷的写作试题。该试题的主要内容为:男主人公离家上大学,家中小狗郁郁寡欢,为此,其父母为家中小狗找了一只小狗做伴。
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三学生,对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已有相关写作体验。
语料来源:作文范文
(二)范文评析方法
根据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对衔接、连贯程度、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教师需要从衔接手段、句子类型和词汇运用三大维度对范文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对范文有更具体、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其中,衔接手段方面根据表4.2.1来检索,句子类型方面根据表4.2.2来检索,词汇运用方面采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 3.2检索关键词表的方法进行分析。
英语语言的衔接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语法衔接手段,另一种是词汇衔接手段。由于词汇衔接手段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本文重点探讨范文的语法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分为四大类: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衔接手段的运用能反映出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完整,语篇是否连贯。此处所说的连贯性,指的是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以一种明晰的、合乎逻辑的顺序组织与安排,做到在文意与结构上相互照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连贯流畅。
句子类型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特殊句型。句子类型的多样性是指语言产出中不同形式的范围及形式复杂化程度,它是评估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外语习得研究中,它主要被用来评估语言水平、描述语言能力和衡量语言发展(鲍贵,2009)。本研究根据表4.2.2来检索本文涉及的范文在句子类型方面的特征。其中,赋码Sntn意为sentence,cmplx意为complex,sub意为subject,obj意为object,pre意为predicative,app意为appositive,att意为attributive,adv意为adverbial。
(三)范文评析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分析及示例
根据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教师需要从衔接手段、句子类型和词汇运用三大维度对参考范文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从衔接、连贯程度、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对范文有更具体、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
1. 范文评析之衔接手段分析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评分标准要求教师在评分时要从“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和“上下文的连贯性”两方面考虑其衔接手段。此处所说的衔接手段包含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笔者根据表4.2.1衔接手段赋码参照表的赋码方式,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 3.2将范文运用的所有衔接手段都检索出来,得出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范文衔接手段部分截图,如图4.3.1.1所示。
根据图4.3.1.1的检索结果,笔者通过统计得出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范文衔接手段分析表,如表4.3.1.1所示。
从表4.3.1.1可以看出:该范文的衔接手段合理,所用的衔接手段以照应和连接为主,其中,照应衔接手段中的人称照应有16例,指示照应有13例,比较照应有4例;连接衔接手段中时间概念有6例,地点概念有2例,因果关系有3例,并列关系有2例。以上衔接手段的运用对续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把握得比较好,符合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因而其续写的内容合理、连贯、逻辑性强,与原文有融洽的衔接和照应。
2. 范文评析之句子类型分析
根据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第五档(优秀档)的作文要求“所用语法结构丰富、准确”。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写出高档句子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在平时大量积累一些英语常用的典型句式,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也要大胆尝试其他特殊句式,如强调句、倒装句、感叹句、祈使句、省略句、非谓语动词结构和with/without的复合结构等,并且要求学生能在上述几类句型中灵活、交替使用,使文章层次丰富、可读性强(陈玉松,2018)。笔者将范文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 3.2检索范文的句子类型特征,得出本文所讨论的读后续写范文的句子类型特征,如图4.3.2.1 所示。
为了了解该范文与原文在句型运用方面是否有明显的协同效果,笔者同时也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 3.2检索了原文的句子类型特征,得出本文所讨论的读后续写提供的阅读材料原文的句子类型特征,如图4.3.2.2所示。
根据图4.3.2.1和图4.3.2.2的检索结果,笔者通过统计得出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范文句子类型与原文句子类型的对照分析表,如表4.3.2.1所示。
从表4.3.2.1可以看出:范文的句子类型比较丰富,常规表达如简单句、复合句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均有使用;而且还尝试了一些非常规表达,如:特殊句型里的倒装句、现在分词结构句型以及with的复合结构。通过与原文句型检索结果的对照分析,笔者发现,范文共计运用了6类句型,原文运用了10类句型,句型重合占比达60%。笔者在进一步分析范文的句子类型时还发现,其中5个状语从句的使用,主要涉及到时间状语、原因状语和结果状语从句。根据记叙文的语篇特征,范文在续写时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得比较好。为了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笔者将范文从原文中模仿运用的句型与原文作了仔细的对照,对照结果见表4.3.2.2。
通过表4.3.2.2的对照分析,笔者发现:范文能恰当地模仿较多原文中的语言形式,因此,其续写部分的整体风格能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其续写内容合理、逻辑性强,协同效应明显,值得大多数学生学习模仿。尤其是表4.3.2.2中的第3例和第4例,可以看出原文中有故事主要人物的对话,如:“I’m going to miss you so much, Poppy, said the tall, thin teenager.”和“What should we do to cheer Poppy up?”,范文在续写时也有部分内容是采用直接对话的语言形式,且所用的句型与原文高度相似,如:“Oh my god, who is this?”和“It’s Poppy’s new companion. said Mom.”
3. 范文评析之词汇运用分析
书面表达常以话题为核心。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应围绕话题,根据各段所提供的开头语围绕话题进行写作,以避免出现文不对题或背离写作要求的情况。教师可以运用语料检索方式形成范文文本的关键词表,如图4.3.3.1所示(其中Freq表示该词在文中出现的次数)。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梳理出语篇内容的内在关联,并利用关键词表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关注范文语篇的内容关联。
根据图4.3.3.1所示,范文所用的关键词形(keyword types)共有108个,本篇范文总词数为152词,可见其词汇运用比较丰富。更重要的是,此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相关文本语篇内容的内在关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段首句的隐含信息,再根据图4.3.3.1所示的“dog, Poppy, box, boy, parents”等词,范文在续写时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可以集中下面几点:①Poppy发现盒子里的小狗后会有怎样的反应?②男孩离家上大学,几个星期后回到家再次见Poppy和他的父母后会有怎样的反应?③男孩刚发现另一只小狗又会有怎样的反应?④他与他的父母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从关键词表可以看出范文的语篇内容与原文达到了高度协同的效果。
为了方便理解,笔者将范文原文呈现如下:
参考范文:
Dad opened the box and a sweet little dog appeared. Poppy jumped with joy at the sight of the little dog. She lowered her head to watch it curiously. Then she became so excited that she accidentally knocked over the box in an attempt to get closer. With the box tipping over, out came the little one, who was not shy and instantly got familiar with Poppy. It didn’t take long before the two played around the house, cheerfully running after each other.
A few weeks later, the boy arrived home from the university. He had been missing his parents and the dog since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d been away from home for such a long time. When the boy caught sight of Poppy, he went rushing toward the dog and bent down to give her a big hug. Suddenly, the boy noticed the little dog. “Oh my god, who is this?” His parents laughed at the look of surprise on his face. “It’s Poppy’s new companion.” said Mom.
五、结语
协同效应理论视角下,学生要成功续写故事,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续写内容,在续写过程中,要保持其内容和语言与原文的高度协同。
本文以2020年1月浙江卷读后续写写作试题为例,基于该理论,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进行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范文评析模式的教学设计与说明。在新高考背景下,对于读写结合的读后续写新题型,协同效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师应该审时度势,积极学习和探究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在结合原有写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所学所悟融入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读后续写的教学环节,在读后续写评讲课的范文评析部分能从衔接手段、句子类型及丰富词汇等方面人手进行多维度深入评析,循序渐进,积极达成续写内容及其语言与原文的高度协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本文为广东省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专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9JX06071;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强师工程”2020年度项目《新高考背景下微型语料库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2020ZJK003。
参考文献
[1]鲍贵. 英语学习者作文句法复杂性变化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
[2]陈玉松. 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导向意义[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3]教育部考试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学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实验省份试用)[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王初明. 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 外语界,2012(5).
[5]王初明,亓鲁霞. 读后续写题型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5).
[6]王敏,王初明. 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 现代外语,2014(4).
An Exploration of the Sample Writing Evaluation Mode of High School Eng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ergistic Effect
Chen Liyun
Abstrac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and puts forward a sample writing evaluation mode of high school Eng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s. Taking the article in January 2020, Zhejiang volum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hesive devices, types of sentence and vocabulary of the sample writing using corpus retrieval too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be able to better imitate the sample writing and improve their own writing.
Key word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continuation writing; sample writing evaluation mod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