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一般过程是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不同,传导的渠道也就不同,主要包括:利率聚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等。

1.传统的利率渠道

利率渠道是指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借贷成本下降,进而会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支出和消费者增加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同时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产出的增加。

2.信贷渠道

信贷渠道是指货市政策工具通过调控货市供给量的增加和减少,影响到银行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贷款随之下降。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不得不减少投资支出,最终使产出下降,反之则作用相反。

3.资产价格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是指货市政策的变化引起资产价格的变化,进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货市政策的资产价格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托宾q理论的“托宾效应”。q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成本之比,q同投资支出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增加,股票价格上涨,q值增大,企业愿意增加投资,全社会总产出增加。另一种是莫迪利安尼的“消费财富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这里的消费取决于消费者毕生的财富,而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当期收入。所以,只有股市持续较长时间的上涨,才会增加消费者整体的“毕生财富”,这时才具有财富效应。

4.汇率渠道

汇率渠道也称国际贸易渠道,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货币供给量影响汇率,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这种渠道的作用过程如下: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的利率下降,从而导致国际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将下降,由此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使净出口增加,商品需求增加,最终导致总产出的增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