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通常只有出问题时才会注意到经济学。也就是说,只有当景气有危机、成千上万人失业、物价涨太高或跌过快时,才更关注这个主题。
如此一来,经济学似乎毫无疑问的让人觉得很郁闷。经济学探讨的是什么驱动了人的行为,并研究人在面对难题或成功时的应对方式。
经济学是一门涵盖历史、政治、心理学的科学,还有1、2个怪怪的方程式。如果历史学的职责在于告诉我们过去犯了哪些错误,那么,想知道下一回该如何换个方式做事,就该听听经济学怎么说了。
壹、就算不系统地学“经济学”,
以下12个名词你也该懂
很多人都有买书的习惯,但书收到之后嘛,翻两下就不看了。别不好意思,这是人之常态。
即便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还是希望通过一些精选的内容,给大家一定的参考。
希望你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时,将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能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对于多数人的看法,别照单全收。
以下12名词,建议你收藏:
1、货币
少了货币,我们就必须以物易物,为想要的东西付出代价。
当双方都使用“共同语言”、而不是依赖手势和噪音时,沟通变得容易许多,所以货币提供了简易的交换媒介。
用一句话讲透货币:货币是信用的象征。
2、总体和个体经济学
总体和个体经济学,也称“宏观和微观经济学”。
个体经济学特别关注在各种情况下,供给与需求交互作用的方式,而总体经济学关注所有市场的集合体。
用一句话说总体和个体经济学:用个体经济学看企业,用总体经济学看国家。
3、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经济学中有一个值得了解的数字,那肯定是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所有经济统计中最重要者。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两件事:国家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用一句话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表现的关键尺度。
4、中央银行和利率
当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利润创新高时,通货膨胀就有失控的危险,中央银行通常会升息(提高利率)。
较低的利率通常意味着经济成长更快,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膨,负责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利率)的人,要确保经济既不会过热,也不会陷入萧条。
用一句话说中央银行和利率:中央银行致力于引导经济,避免过度繁荣或萧条。
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亦即物价上涨的现象。
保持价格缓慢且可预测的上涨,是央行和政府管理经济时的一大功能,但是通膨有可能变成讨人厌的失控趋势。
用一句话说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缓步上升。
6、债务和通货紧缩
经济学是以体系里货币数量下降,或商品及服务的供应增加来解释通货紧缩。
因此,通货膨胀关乎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商品;通货紧缩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用一句话说债务和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会削弱经济。
7、税赋
自从有政府以来,政府一直在设计巧妙的方式筹钱。
在大多数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征税。
地方政府更倾向依赖房地产税;中央政府则征收所得税。
用一句话说税赋:税像死亡一样,是避不开的。
8、失业
“人们有没有工作”是最简单、最核心的经济问题。
失业率往往会随着整体经济发展的走势而起起伏伏,如果失业率低于一定水准,就会推高工资,进而推高通膨,相反的,高失业率则会压低通膨。
但即使经济一直强力成长,失业率很少低于4%。
用一句话说失业:失业率不可能为零。
9、货币和汇率
货币市场,通常称为外汇(foreign exchange, Forex),是投资人买卖货币的地方。有时政府透过干预货币市场以确保自己的货币保持在一定汇率水准。
货币往往会随着相关国家(或发行该货币的司法管辖区)经济健康状况的判断而涨跌。
用一句话说货币和汇率:汇率是一个国家地位的晴雨表。
10、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表明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在向他国借款和过度扩张,亦即可能累积未来的麻烦;或是借现金给其他国家以换取商品。
会反映出一国经济是否能维持繁荣,抑或必须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才得以周转。
用一句话说国际收支:某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关系分类账。
11、信任与法律
即使是自由市场最坚定的支持者都同意,人们需要政府来执行法律和财产权。
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自由市场将无法正常运作,整个社会将陷入无政府的失序状态。
用一句话说信任与法律:信任与法律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基础。
12、能源和石油
各种商品对全球经济都很重要,然而,在过去1世纪里,没有任何商品像原油一样重要。过去50年,石油价格曾3度飙涨,大幅推高了已开发国家的生活成本。
用一句话说能源和石油:因应石油短缺,要靠创新。
结语
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呢?其实,从亚当·斯密到今天的各种“大嘴炮”,经济学探讨的是“什么驱动了人的行为”,并研究人在“面对难题或成功时的应对方式”。
想知道下一回该如何换个方式做事,就该听听经济学怎么说了。本文讲的这12个经济学观念,让读者快速认识经济学名词。
【策划人朱金科战略观点】我们认为,成功的战略策划咨询,首先是一套以战略成果为导向的咨询服务系统,应当致力于解决企业6大核心困境:
1、如何突破竞争压制?
行业巨头收割,对手贴身竞争,增长遭遇瓶颈
2、如何形成品牌拉力?
产品同质严重,难获顾客首选,陷入价格血战
3、如何洞察市场需求?
需求过度满足,新品迭代无序,价值传递受阻
4、如何有效防御竞争?
创新总被抄袭,无法形成壁垒,经营成果失守
5、如何确保战略落地?
缺乏系统指导,执行难以合力,运营效果不佳
6、如何构建长期优势?
缺乏长期战略,应对变化迟缓,无法驾驭竞争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力为圆心,以组织生态的集体意志力为半径,不断地扩大战果,挖深战略护城河。每一步都是进步,每一天都是积累,一切奇迹都是时间的玫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