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岭南金融博物馆联合中国证券博物馆于2月23日起特别策划推出“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市场实践和发展历程”专题展览,展期3个月。
本展不仅系统性地回顾了党的百年征程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还扩充了广东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中金融经济的相关举措,让观览者从红色金融史中汲取发展动能,共同致力于推进岭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展览共展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组织就开始尝试发行股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相继发行了各类股票和债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股票和债券的运用,不断探索如何发挥其支持革命战争、巩固红色政权、服务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建设的作用。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劵五分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0斤借谷票
第二部分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继续对发挥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索。同时新中国初期继续延用的各种股票、以及新发行的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合作社的股票、以及中央政府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等,展现了5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助力新中国早期基础建设的作用。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券壹分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连城县朋口供销合作社股票一万元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广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壹股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五万元
第三部分内容为“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股份制试点逐步开展,国债恢复发行,企业股票和债券开始兴起,证券发行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各地证券交易市场日趋活跃。伴随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市场各主体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成型。
第四部分为“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2022)”。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纵深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市场监管和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迈上新台阶,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单位持有证
据悉,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