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优序融资理论的顺序(一文看懂硬核基本面分析)

1. 著名金融学家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亦译“啄食顺序理论”。关于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1984年,美国金融学家迈尔斯与智利学者迈勒夫提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公司为新项目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融资,其次采用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即遵循内部融资、外部债权融资、外部股权融资的顺序。

 

​1.1. 解释:

迈尔斯与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值价值降低。内部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由于内部融资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内部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1.2. 优序融资的主要结论:

(1)公司偏好于内部融资(假设信息不对称只是在AE部融资中有关);

  (2)股息具有“粘性”,所以公司会避免股息的突然变化,一般不用减少股息来为资本支出融资。换句话说,公司净现金流的变化一般体现了外部融资的变化;

  (3)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公司将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也就是说,先债务后权益。如果公司内部产生的现金流超过其投资需求,多余现金将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回购股票。随着外部融资增加,公司的融资工具选择顺序将是:从安全的幅务到有风险的债务,比如从有抵押的高级债务到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股权融资是最后的选择;

  (4)因此,每个公司的债务比反映了公司对外部融资的累计需求。

2. 优序融资和公司资金持有的关系

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时,如果他们有能力,他们就会发行债务。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储备进行投资,他们将履行债务义务并积累流动资产(Opler et al.,1999)。根据这一理论,信息不对称性与筹集外部资金的成本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下,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可能是有争议的(Zhang,Von Eije&Westerman,2015)。Zhang et al.(2015)提供了对发达市场(德国)和新兴市场(中国)中财务受限和不受约束的公司之间现金持有量的比较分析,该发现之一证明,中国的现金边际价值高于德国,尤其是小企业和服务公司。这意味着受财务约束的公司的现金流量水平(即外部融资成本高)受国家之间信息不对称差异的影响。

明天讲现金流理论在企业的意味和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