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其实,作为产品经理,你不只需要了解产品或者项目本身,你还需要对整体市场有所了解,并建立一定的商业化思维,如此,你才可以掌握更多产品的相关内核所在。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对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读懂财报一事做了解读,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前言
经济学告诉我们,资本是生产要素,是一切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包含了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等。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资金是属于资本的一部分,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基于一定的资金基础之上,而商业型企业存在的目的可以说只有一个:用钱生钱。
在企业未上市时,作为局外人很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但是,企业发展时,无论是否缺钱,不可避免会使用到资金这个工具来加速生产过程和效率。因此,当企业从一级市场(类似于批发商)走向二级市场(类似于零售)上市时,就需要给一份商业世界的通用语言来量化企业,简单来说就是财报。
就像描述一个人的价值不容易,有时候量化一个企业价值也很难。但是正如商业型企业存在目的一般,企业核心是资金流的运转。所以,某种程度上,通过财报能让我们快速简单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一、我为什么要读财报?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7 分精力在日常工作,2 分精力在了解市场和行业,还有 1 分精力会留给面向未来的思考。
产品的本质是商品,是交易,不可避免进入竞争型市场,因此,产品相关的战略核心也要基于如何创造、保护和利用产品的竞争优势。无论是某个功能、某个设计优化又或者是某个运营策略,最终都要回归到商业分析,即如何盈利。
商业分析的前提是需要了解市场,了解行业以及了解竞品。对我来说,财报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从财报里面,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营业务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变化等等。同时,如果想跨领域地快速了解其他行业或者企业,通过研究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见微知著。
当然,会计行业博大精深,财报里能体现的信息也极其复杂。对我这个工科生而言,这里只能作为自己的一点不专业总结。毕竟,财报对我而言,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业务而非“炒(韭)股(菜)”。
二、一个典型示例
前文有说,描述一个人的价值不容易,但是在某个场景下,往往又会十分露骨,这个场景就是丈母娘挑女婿。
千人千面,不同丈母娘可能会有不同维度,但是总的来说都离不开这三个:
- 看实力:学历如何,房子几套,房子多少平米,车子什么级别,存款数量多少;
- 挑能力:在哪里工作,职务有多高,每年多少收入;
- 拼财力:彩礼给多少。
此外,还有一些侧重点,比如颜值、谈吐等等,但是这些可能不是最终影响因素。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丈母娘怎么挑女婿,这种方法其实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家企业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在财报上主要也是通过这三个维度:看实力(资产负债表)、挑能力(利润(损益)表)和拼财力(现金流量表)。
三、关于财报的不专业解读
财报里面有「财务三表」的说法,指的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基础运用三个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代表了企业的实力、能力和财力。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可谓是财报里最重要的表了,最大的用途是能让阅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诸如短期支付能力或长期偿还能力。具体定义可参考百度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包括三大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它们之间的恒等关系如图:
这里首先要理解财务里对于资产的定义。
简单来说,资产能够为个人或企业带来收益的东西,是企业拥有的任何资源,如设备、土地、商誉、专利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一般来说,资产体现了一种所有权,货币可以兑换商品体现了选择权。换言之,任何能抵钱或卖钱的都属于资产。
其中,资产一般会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对于流动性资产,我主要会关注两个指标,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
- 首先是关注货币资金,是因为其指的是现金和银行存款这类优质资产。当然,货币资金的剩余量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是资金越多,代表企业没有资金进行流通增值,属于经营不善,另一方面,资金越多,又代表了企业风险小。
- 其次是关注应收账款,即企业卖出产品没有及时收回的货款,应收款项占比越小越好,这代表供应链回款快。
对于非流动性资产,因为我在云计算行业,云公司很大程度一部分资产在数据中心。因此,我一般主要关注固定资产和折旧。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的建筑物、设备、仪器等使用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物品。折旧主要也是针对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就比如服务器一般有三年换代的说法,即折旧 100%。
负债,代表企业未来需要还的现金。简言之就是“借来的钱”和“未来要还的债”。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
- 流动负债:指一年内偿还的债务。
- 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
一般要从两个角度看负债:一是以负债的来源分为经营性负债、分配性负债和融资性负债;二是以是否承担利息,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
- 经营性负债:伴随企业经营性活动而产生,包括各类应付××、应交××、预收账款等。
- 分配性负债:伴随企业的盈利而产生,主要指应付股利和应交所得税。
- 融资性负债:包括各种形式的长短期借款。
经营性负债和分配性负债通常是无息负债,而融资性负债一般是有息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因为公司属于全体股东,因此,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也就是说,在债权人(简单理解就是债主)要求权全部满足后,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资产。简言之就是“真正属于企业的钱”。
所有者权益一般由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和留存收益三类组成。这块我没怎么深入研究,可以参考网上的介绍:
投入资本即企业的“本钱”,既可以用货币资金投入,也可以用实物资产如房屋、设备等投入,还可以用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等投入;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资本溢价(如发行股票时超过面值的那部分溢价)、接受他人捐赠、资产评估增值等;留存收益主要包括尚未分配的利润、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等。
总的来说,上面就是资产负债表相关的简要内容了。
2. 利润(损益)表
看完企业实力如何量化,接下来就需要再看一家企业的能力。而能力的最快速评估方法就是看企业一段时间内利用资源带来回报的能力和效率,即利润表。因此,这个也是市场最喜欢看的数据,可以说利润表就是上市公司的成绩单。是好是坏,一目了然。
利润表也叫损益表,阐述了企业在某段时间内的收入有多少,开支有多少,收入减去开支,就是利润。在利润表中,分为几大模块: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等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