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资本账户顺差概念(怎样解读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一个国家是有贸易顺差好呢,还是有贸易逆差好?如果是有贸易顺差好,有多少贸易顺差最好?

我曾经跟大家谈过国民收入核算,也就是讲GDP是如何计算出来的。GDP不是万能的,很多美好的东西无法在GDP里面体现出来,比如家庭生活和闲暇,而很多不好的东西反而会为GDP的增加做出贡献,比如污染环境的工业。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没有GDP,宏观经济就无从谈起。就像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里讲到的,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摸索出了如何“用数目字管理’’。复式记账制度、股份公司、国民收入核算,都是“用数目字管 理”的创新。

今天我们讲一个新的“用数目字管理”的创新。国民收入核算算的是一国国内的经济活动。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自力更生的,总要或多或少地跟其它国家有经济往来。反映一个国家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往来,就要讲到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 支平衡表算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或是一个季度)之内和其它国家经济往来的总账。

想想一个国家会跟别的国家有什么经济往来。首先是贸易往来。你买我的东西,我买你的东西。这是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你到我这里旅游,我去你那里上学。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其它国家贸易往来的科目叫经常账户。这 个词的英文叫“current account”,但中文翻译得不好,所以大家看不明白。“current”有“经常”的意思,但也指“当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会在当期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像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时时刻刻都要盯着,所以 叫 “current account” 〇 其次是投资。中国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投资,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也越来越多了。除了投资建厂,还有证券投资,比如,买国外的股票、债券。这方面过去管制较多,最近逐渐开始放开了。再次,还要考虑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对中国 来说,这尤其不能忽视,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其它国家投资往来以及外汇储备的科目叫资本与金融账户。

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也好,资本与金融账户也好,都既有流入,又有流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既有进口,又有出口,既有外商到本国投资,又有本国企业到国外投资,流入和流出的钱不一定恰好一样。如果出口比进口多,那叫有贸易顺差,你 积累的外汇就会更多。如果进口比出口多,那叫有贸易逆差,因为你要付的钱更多。如果外商到本国的投资更多,那叫有资本账户顺差,如果本国到国外投资更多,那叫有资本账户逆差。顺差和逆差,名字起得也不好。经济学家一般语文学得都 不好,情商又低,起的术语很容易引起歧义。很多人会望文生义,觉得既然有顺差和逆差,自然是顺差比逆差好。不是的,逆差太多了不好,顺差太多了也不好。顺差和逆差太多了,都是失衡。

为什么呢?如果中国只出口,不进口,不是只赚别人的钱,别人赚不了我们的钱吗?看起来如此,但你赚钱不就是为了花钱吗?中国人辛辛苦苦地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物美价廉的产品,卖到美国,图个啥?就图美国给我们发一些美元?美元不就 是一张小纸片吗?我们拿着美元,就是拿着美国人给我们的欠条,我们是要拿这些美元去美国买东西的。没听说过谁拿了美元,放在家里糊墙的。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但接受起来不容易。就像要劝我们的父母不要只存钱,该花就花一样,道理 他们都懂,实践起来就不会了。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一般来讲,经常账户的差额应该正好等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一正一负,正好抵消。如果你有贸易顺差,出口赚了钱,就会拿这些钱到海外投资。日本就是这样的:日本是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 差。如果你有贸易逆差,那你得跟别人借钱,让别人的钱流到你这里。美国就是这样的:美国是经常账户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中国过去很奇特,是“双顺差”:出口比进口多、外资流入比对外投资多。这是不正常的。那中国的国际收支 平衡表是怎么“平衡”的?因为我们攒了大星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不是的。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外汇储备也有最优规模,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在周三会更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可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一定总是“平衡’’的。有时候账算得没有那么清楚,会有算错的时候,有的地方算多了,有的地方算少了。所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还有一项:误差与遗漏。按道理来说,这个项目不应该数字太大,否则就说明 统计工作做得太差了。不过,有时候误差和遗漏项的数字会突然变大。你能猜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很可能是因为出现了热钱的流出或流入。

你拿到一张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面会有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晕。如果我们不看细节,只看关键,那不妨看几个最关键的数字。

—看经常项目账户中的货物贸易。到2016年底,中国已经连续51个季度保持货物贸易顺差,这说明什么?首先,这说明中国的产品有国际竞争力,大家都愿意买。其次,这也说明中国还得靠国际市场,国内的消费还没有发挥潜力。

二看经常项目账户中的服务贸易。这个项目下最重要的是旅游和运输。2008年之前,中国在旅游项目下保持顺差状态,但2009年之后开始出现持续逆差。这反映出中国人更有钱了,有能力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是,2014年第三季度之 后,旅游项目的逆差突然增加且越来越大。如果比较一下国内出境旅游支出的增加与出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就会发现完全不成比例。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有人假借出境旅游的名义把资产转移到了国外。

三看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政策,目的就是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就体现为过去20年里,直接投资项在大部分时期都保持着大星顺差。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企业也 在探索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从2015年开始,直接投资的顺差逐渐成了逆差。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的企业借对外直接投资的名义在转移资产。前几天,中国央行的潘功胜副行长批评“各类企业收购足球队”,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四看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顾名思义,证券投资统计的就是跟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投资活动。其他投资的内容则比较复杂,涉及外币存贷款、贸易信贷等。这里只需要把握一点,那就是这两项主要反映了短期资本的流动。如果 这两个项目突然出现大规模顺差,那说明有许多短期资本正在流入中国,反之则说明短期资本在流出中国。2015年,仅其他投资一项的逆差就达到4791亿美元,比2015年整个经常项目的顺差还多。短期资本的快进快出会影响一国经济金融稳 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惨痛的教训。因此,如何有效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是各国决策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五看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是一国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抵御外部冲击及其他突发情况而准备的资产。比如刚提到的短期资本流动问题,就需要靠外汇储备来作为缓冲。这些短期资本流入国内时是美元,然后在国内外汇市场上 兑换成人民币。等到这些资本要走的时候,就必然要先在外汇市场上换回美元。这时如果中央银行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那外汇市场上本币就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如果不想让本币贬值,就要动用外汇储备,满足短期资本的兑换要求。手中有 粮,心中不慌。当然,外汇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回头详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