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2010修改)•第四章 领导产品的价值》之二
二、价值概念在领导学领域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价值”一词的使用是如此频繁,乃至当我们想从中理出一点头绪来界定这个词时,发现它是如此地混乱不堪。理论界把“价值”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但也没有改变“价值”一词的混乱状况。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们不想卷入关于概念本身的争论之中,对于价值,我们将依照理论界最通行的定义,即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领导价值的探讨。
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似乎十分简洁明了:我花了100元买了一张桌子,在我的眼里,桌子的价值就是100元。这也是典型的普通人关于价值的理解。
在中国,价值一词起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的秦国想得到赵国的和氏璧,愿意用15座城来交换,说“和氏璧,价值连城”。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价值就是一个东西的价格,或者说是它的交换价值。
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的含义也基本上是在这个愿意上使用的,他们把劳动作为价值的源泉。马克思首次把价值作为独立的商品经济的范畴确立起来,并且指出商品的二重性也是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作为有用之物它有使用价值,作为有用的劳动的凝结它有价值;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质,价值量则以劳动的时间计算,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的多少来决定价值的量,两种商品就依各自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交换。
然而,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价值的概念仍然是理论界的一个难题。日本的一个经济学家曾指出:“价值概念,像在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中举例说明的那样,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不懂得它,就绝对理解不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然而,这个概念迄今仍被认为是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据说许多《资本论》的读者还未啃动这个障碍就先磕掉门牙。”[ (日)牧口常三郎著:《价值哲学》,马峻峰、江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 页。]或许,这正是我们不愿意花时间探讨价值概念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领域使用价值一词,一般来说包含两层含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经济学上有著名的买水与看戏的例子。人们通常会同意,如果一个人必须在一周得不到水和一周不能看戏之间选择,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水。对人来说,水的使用价值无疑更大些。然而,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来说,我们为二者所支付的价格却有很大的差别,一星期花一吨水只需要0.5元,而看一场戏一般在30元以上。为什么会出现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相互矛盾的现象?就人的基本需要来说,水的价值比看戏更具有使用价值,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下,一吨水的交换价值要超过一场戏的交换价值。但这取决于水和戏供应的数量的多少。在现代都市,水是如此丰富,也至很少有人有机会去考虑在水与看戏之间选择。
经济学家主要是在构成交换之基础的范围内关心“价值”,因而在他们的眼中,价值通常是指交换的比率或价格。
经济学家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两条道路: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当我们把视角切入领导领域,一个领导产品或领导活动的价值,是否也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价值序列呢?
从关于领导成本的假设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推论出这样的结论:领导产品是可以交换的,而且也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够获得。也就是说,领导产品具有交换价值。至于民众愿不愿意使用这个领导产品,或者说这个领导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多大,像经济产品一样,不能用使用价值来衡量。比如说公民的投票权,这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政治产品。然而,考察现代国家的历史,公民为获得政治上的投票权,都无一例外地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或成本。以美国为例,美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最惨烈的是南北战争,为了争取每个公民特别是黑人的投票权,很多仁人志士为它付出了生命。应该说,公民的投票权来之不易。但是,在美国社会,有资格投票的公民参加投票的人数并不多,现在投票率越来越低,特别是最近20多年来,投票率呈现一种直线下降的趋势。即使是去投票,很大一部分是经过多次动员才勉强到投票站。为什么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政治产品有人会轻易地放弃呢?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市场调查分析家、新闻记者以及人口调查局等,一直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公民的不投票行为及其动机,以及产生这种动机的内外要素等。学者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支持自己的结论,但始终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论据。
那么,在领导者、被领导者或领导学家的眼中,领导价值指的是什么呢?很显然,领导价值与领导产品的生产成本无关或关系不大。我们只有坚持这个观点,才能比较合乎逻辑地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为什么毫无同情心地放弃了丘吉尔作为战后的首相;法国人为什么忘记了戴高乐,把领导国家取得反德胜利的英雄排除在国家领导人之外;也只有坚持这个观点,我们才能理解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悲剧的根源。但领导价值并不是撇开领导产品的天外来客,领导价值与领导产品的机会成本密切相关。
我们继续以选举权为例进行分析。选举权作为一种领导产品,为了获得它,付出了巨大的生产成本。虽然生产成本与它的价值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但构成生产成本的东西,在事实却形成了一个人的需求客体。我们用这些成本,同样可以购买其它的东西。我们假定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老百姓所需要的产品是民众的普遍选举权、社会的稳定与和平,从当时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来看,人们不得不作出选择:要获得选举权,就要放弃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进行战争);要不进行战争,国家就会分裂,民众也不可能获得选举权。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进行评价,衡量二者的价值。如果人们把和平与稳定放在较高的位置上,放弃普遍选举权,那么,前者的价值就高于后者,而后者就是前者的机会成本。反之也是这样。也就是说,领导产品的价值,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机会成本来衡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