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股票技术指标分析有用吗(如何正确看待技术指标的作用)

技术指标到底有没有用?这是一个争论了多年的话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不妨站在技术指标制作者的角度来全方位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技术指标公式在制作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或者说哪些因素会影响股价的涨跌?这肯定是每一位指标制作者都会考虑到的问题,那公式的制作尽可能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但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非常多,任何一位指标的制作者都不可能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甚至有一些因素是不可能提前预知的!

一.不可抗力因素:

1.突发事件。比如三年前的全球爆发的新冠,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的,指标的编制者是不可能考虑到这个因素的!再比如,一年前的俄乌冲突,对股市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对能源、粮食、金属等股票的影响重大,但指标的编制者是不可能事先把这些因素纳入到指标之中的!

2.政策因素。以道琼斯指数为例,新冠爆发之后,股指大跌,美国政府多次密集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政策就是货币超发(俗称的滥发美元),道指从18213涨到36952点。

3.环境因素。比如,农业类股票,肯定与环境、天气等等因素密切相关,打个比方:一场大的台风,东南亚的棕榈种植基地严重受损,那么,棕榈油价格肯定暴涨,指标的编制者也明白这个问题,但却无法将它纳入到指标之中!相应的还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干旱、水灾、蝗灾等等都会对与此密切相关的股票产生很大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对行情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些因素,技术指标的编写者也明白其中道理,但却无法把这些因素编写入技术指标!

二.公式编制时本事的局限性:

4.平滑与灵敏度本身难以兼顾。想要平滑度,公式就要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平均,肯定就要牺牲灵敏度。要突出灵敏度,指标参考的天数就尽可能要少,那么,假信号就会明显增多。

5.临界值问题。比如,我们常见的0度,就是水结冰的临界值,如果气温在0度左右频繁浮动,一会儿结冰,一会儿冰化了。指标也有类似的临界值,对应的现象是,一会儿做多信号,一会儿是做空信号。

6.极端情况

 

下跌幅度巨大(腰斩),此时,出现巨量的承接盘,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行情已经止跌反转,技术指标的编写人员也是这样认为的!如图,KDJ明确的给出金叉信号,但之后的走势证明,技术指标是错误的!

7.行情本身的问题:方向不明的行情,比如,泥沼线,搓揉线等K线,大多数指标给不出方向。

 

瞧瞧这种折腾,技术指标也无可奈何!

8.行情的空间与指标的空间不匹配。很多指标的波动空间是1-100,而行情波动出现极端行情的时候,两者不能很好的匹配,就出现钝化现象。

9.事后改动。

 

上图的股价上涨了一个阶段,之后应该下跌(或者调整)这个最常见,指标也给出做空信号。

 

没想到第二天大幅高开,技术指标发现此前给出的做空信号不对,立马改成做多信号,这不是害人吗!

三.人为造假的因素:

10.刻意控制股价,从而控制指标。趋势指标是根据股价,或者成交量来制定的,当庄家手中的筹码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控制股价,从而可以控制指标。

11.刻意制造成交量。庄家大量对倒筹码,就可以制造成交量明显增大。

12.财务造假。这个肯定会影响股票走势,但指标却不可能“知道”,一旦被发现查处,就是一场浩劫!

13.假消息。什么公司可能“资产重组”,公司申请“发明专利”,公司掌握“核心技术”……这些消息肯定对股价产生影响。

上述这些消息,也是技术指标难以控制的。

结语:技术指标到底有没有用?类似于学历在职场中到底有没有用!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肯定会有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也肯定会有几个因素是起主要作用的!技术指标与学历类似,肯定是各自系统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说它们无用和它们起决定性作用都是片面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