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原始权益人的职责(原始权益人能为ABS做什么)

ABS中介服务平台的概念,这几天突然火热起来。

原因可能和最近京东金融、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等机构纷纷宣布大力涉足资产证券化(下称ABS)业务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金融本身并非ABS市场中介机构,而更多只是在ABS市场中扮演原始权益人角色(含其关联方),那么这一身份,实际上能够为ABS提供什么呢?

据京东金融其所透露出畅想蓝图来看,其对ABS“云服务”的涉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服务,即其试图打造平台并为ABS生态链上的原始权益人、管理人、评级机构、资产服务机构、买方机构提供针对性服务;具体包括项目周期服务、量化分析和产品设计、现金流分配方案等。

二是从事一级市场层面的资本中介业务,即通过注资特殊目的载体(SPV)的方式共享规模,帮助小规模消费金融项目获得ABS渠道融资的可能。

三是设立夹层基金,充当买方机构来解决部分ABS项目中间层份额的发行问题。

可以看出,在京东金融诸多愿景背后,实质是对买方的投资顾问、项目中介和对管理人、原始权益人的资产服务业务。然而,考虑到京东金融的禀赋局限性,其和所称的“ABS中介服务平台”仍然有较远距离。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包括白条、保理等资产的应收账款类、小额贷款类和保理融资类的发行规模分别为438.10亿元、248.41亿元和52.39亿元,三类基础资产在年内全部新发ABS规模中占比分别仅为17%、10%和2%。然而在占比更大的租赁租金、信托受益权类产品上,京东所有的消费金融优势大概率无可发挥。

因此,将京东金融视为为整个ABS市场提供平台化服务并不妥当,不过将其作为一个消费、保理类基础资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是可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原始权益人来发起作为某一细分基础资产的第三方ABS服务平台,对于ABS市场的建设并非没有意义。

这是因为,企业ABS市场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流动性问题,而流动性背后所暴露的,则是基础资产种类过多带来的弱通用性下风险定价难以统一,以及机构投资者培育不足导致的“重发行、轻交易”困境。

因此,制定、把握大类、乃至细分类别基础资产的定价体系和标准,促进大类基础资产ABS的规模化,仍然是当前ABS市场的客观需要,而在标准化框架和市场规模化的情况下,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才有望得以缓解。

因此,类似于京东金融一样,在消费金融等某些大类底层资产管理上具有优势的原始权益人,在制定同类型的定价、识别标准上的确可以有更多的尝试空间,但这同样也离不开有实力的的管理人、买方机构、评级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