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贫困化增长的条件是什么(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因)

贫困化增长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将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给出了贫困化增长的基本涵义:

一国的经济增长引起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以致于该国国民福利水平下降的程度,远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最终出现了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做"悲惨的增长"。

 

这个概念实际上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先举个例子:

A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小麦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大半的份额,很多国家都是从A国进口小麦。

看到这种情况,A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小麦。结果就是,A国小麦的出口量大大增加,而小麦的需求量比较稳定,出口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国际上小麦的价格大幅下跌。

将A国的小麦出口收入简单用公式表示:小麦出口收入=产量*价格,乍一看,产量增加应该会让A国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此时小麦价格的下降可能会抵消掉产量增加对收入的正向影响,出口收入最终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

即A国的经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繁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越增长越贫困。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化增长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1991年,彼得·林德特归纳了贫困化增长的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

二是该国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因此贸易条件的下降对福利关系重大,足以抵消因为能供应更多商品而取得的利益;

三是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无价格弹性的,所以出口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猛跌;

四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偏向于出口的。

 

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现在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出口的现实状况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食品、纺织品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说中国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四个前提条件,我们一定要注意我国经济发展中不要错误走入贫困化增长的泥潭,这就需要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采取一些手段进行指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