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信用风险包括哪些形势(如何防范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收入风险、购买力风险。从信用主体来考虑,银行是高负债经营,简单理解,广义的信用风险就是银行机构对社会责任未能履约的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就是贷款人对贷款行未能履约的风险。

防范信用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信用教育,倡导信用至上

培养公民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培养企业的信用意识,使企业认识到良好的信用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培养政府以及其经济管理、司法部门的信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经济秩序的保证。

二、加强政策引导,净化信用环境

推行信用公示制度,综合治理破坏银行信用的行为。经常组织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一批企业信用等级,让诚实守信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受到曝光,并受到联合制裁。

三、建设信用记录制度,防止银行误入“信用陷阱”

商业银行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建设信用记录制度的经验,按市场化运作,建立经营银行信用信息的专业化公司,开展联合征信业务,从企业、银行、税务等部门全方位地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诚实守信情况等综合信息,形成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同时建立企业信用公共信息平台。

四、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银行信用关系的主体

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真正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产权关系清晰的市场经济主体,从而真正奠定银行信用往来的基础,使信用交易的授信方有清晰的产权边界,能够独立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