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战略目标是“目标体系”的概念,绝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财务数字。现实中,多数企业都有个漂亮的愿景悬挂头顶,家国情怀加持,瞬间让本企业格调升高,愿景说得多了,疲惫感产生,感觉虚无缥缈,也就不再谈起了。看得见的还是每年的财务数字,高高在上,变成KPI,分解到每个人,都在为KPI打拼,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组织最不缺的就是财务目标,营业收入、利润、回款.....,数字完全可以拍出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组织最欠缺的也是财务目标,缺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实现的路径。没有路径,目标就是“喊口号”和“表决心”,是否实现全凭运气,非人力可为。
缺乏实施路径,目标就是“喊口号”。
打个比方,对红军长征的定义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最终的愿景,但这个愿景如何才能达成?是通过到底“走弓弦还是走弓背”的争论,是经过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等艰苦的历程才实现的,诸多企业只定性最终想成为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什么”。
企业真正欠缺的是对目标实现路径的思考与规划,也就是策略,是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什么是策略?走弓弦还是走弓背就是策略,有了策略,行动计划才有针对性,否则,行动就是日常行为,每天都在做的事很难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策略需要创新性的思考。
从喊口号到会谋划,完成策略性思考,是规划战略目标实现路径的关键。那如何设计策略呢?
五个步骤,帮助企业构建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策略与计划)体系。
1.明确未来3年战略目标
策略要支撑目标,目标源自于愿景。组织的战略目标体系包含三个层面:最远的目标是愿景,愿景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10年后的目标;其次是阶段性目标,也就是3年目标;最后是近期目标,也即是年度目标。三层目标由远及近,彼此关联。
组织战略目标体系
规划战略路径首先要明确目标。愿景过于遥远,是不断逼近的过程,对策略和计划的牵引力不足;年度目标太短,极容易导致短期效应,乃至杀鸡取卵。3年目标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既不遥远也不短期,牵引性及系统性足够。
如何确定3年目标?可以先对3年后组织的整体状态进行预判,然后根据整体状态设定组织的财务目标和管理目标,有了3年目标,年度目标也就有了。
2.识别目标实现主要矛盾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需要对达成目标的主要矛盾(关键障碍)进行识别。这一步的问题是:实现3年目标的障碍还是1年的?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更多放到明年,而非3年,况且未来3年的不确定性会更大。笔者的意见是不纠结,目光延伸到3年,视野更开阔,思维可以更发散一下,哪怕真的想不打3年,着眼点还是明年,但是让大家站在3年的角度来进行研讨,这种训练和说法是有价值的。
主要矛盾的识别关键是颗粒度要统一,这就要求在研讨时要注意各矛盾之间的匹配度,要能彼此咬合,具有一致性。比如“产品质量不稳定”和“财务数据不准确”的颗粒度显然就不一样。
3.剖析矛盾产生关键原因
识别出目标无法达成的主要矛盾,下一步就需要对导致主要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和总结。假如“产品质量不稳定”是目标无法实现的主要矛盾之一,就要分析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稳定、设备要求达不到、人员技能不足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导致主要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据20/80法则,不是每个原因都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原因是需要进行区分的,所以,从导致主要矛盾产生的诸多原因中要总结出关键原因,为下一步的策略制定奠定基础。
关键原因形成之后,要对关键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看看这些事情之间是如何彼此相互影响的,这个过程是非常具有建设性,同时也充满趣味性。
4.制定策略消除关键原因
找到了阻碍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背后的关键原因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够重新掉入原有的习惯性思考方式中,用那些传统的习惯性的思考方式,通常无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们不能用造成问题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因为这些思维方式产生的问题”,所以,创新是解决问题过程的核心所在。
战略研讨会是良好的团队共创模式,大家共同研讨,相互碰撞与激发,对解决障碍背后的关键原因献计献策,这也是团队深度融合,反复打磨的过程。
5.细化形成年度硬仗体系
形成实现目标的策略(战略举措)之后,要对策略进行落地难易度的筛选,如下图所示。要对策略进行分析评估,优先选择成本低但收益大的策略进行进一步讨论,而成本高但收益低的策略可以暂时放弃。
策略(战略举措)实施成本收益矩阵图
确定了战略目标达成的策略之后,需要将策略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措施,这时候需要辨析未来1-3年的行动计划实施的轻重缓急,哪些明年要实施,哪些放到后两年,就可以对未来3年的组织关键行动进行筹划与安排。把年度的行动措施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公司级年度关键行动,也叫年度硬仗,就是公司在第二年必须要完成的关键战役,资源安排、人力倾斜、组织结构设计以及激励机制就可以相应展开了,至此,目标-策略-行动这一系列战略打法就形成了闭环。
战略执行不是点式的单一环节,而是系统工程,需要按照上述五个步骤徐徐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既提升了团队的战略思维与战略视野,也围绕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与碰撞,团队成员也进行了深度融合,显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