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源
我们从小被告知的常识是货币就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就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什么?补什么?
于是有人捡到了一个稀有贝壳,“货币”应“道”而生。
与其说“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不如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道”一直存在,我们只是偶然又必然的上了这条道路。
“无极生太极”
2. 衍化
货币的衍化过程,就是人类的“悟道”过程。
从贝壳,到黄金,到纸币,再到信用货币,
“道”的载体随着“悟道”的深入不断变化,最终将被完全舍弃
而“道”以“符号”存在
这种“抽象化”衍化方向是必然的,甚至不受人类的主观意愿控制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3. 本质
近财富之“道”者,必然更加富裕。
古今中外无数人企图探究货币的本质,以掌握财富密码
主流假说如下:
1) 货币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受供需影响。
2) 货币是一种权益,代表获取价值。
3) 货币是一种债务,代表偿还能力。
各流派假说均由西方学者站在“人类”的视角出发,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在另一边走进死胡同,于是一个研究了个寂寞的学者痛心疾首发表了他的观点
4) 货币无本质。
对于我这样的玄学爱好者来说,解释起来反而简单的多:
“道”能解释得清楚,那还是哪门子“道”哦。
“道可道,非常道!”
4. 表相
“道”虽不可道,却有其可供研究的表相,上述各种假说,对咱们的日常经济生活,有巨大现实意义。
总结上述三点理论,对于“货币”这个符号,有以下解读
1) 相对价值: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力强,则货币强,反之亦然。所以任何反映国力的指标,都会影响货币价值(GDP,CPI,劳动力人数等等等等)
2) 绝对价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国内流通货币数量越少,则购买力越强(通缩),反之(通胀)亦然,所以任何影响流通货币数量的信号,都会影响货币价值(银行利率、国债利率,进出口数据等等等等)
3) 博弈价值: 1)和2)如果可以分开来运行,那么这个游戏就太简单了!世界上顶尖聪明的那一波人运筹天量资本逐利,更何况还牵涉国运之争,岂同儿戏!货币战争牵一发动全局,胜负无法计算,哪怕用最简单的模型,都足以让人算破头脑,不信咱来:
世界上只有两个AB两个国家,各自有100亩土地,各自流通货币100本币,A国王忽然犯了抽,忽然再多发行100货币,请问会发生什么?
Hint:有信息差/无信息差
B国不作为/B国积极作为。
欢迎各位朋友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