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煤炭企业重置成本的必要性分析
1. 煤炭行业步入景气上行周期,一二级市场对煤炭企业估值差异明显
1.1 煤炭行业步入景气上行周期,行业估值水平有所修复
国内外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行业步入景气周期。近年国内外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行 业步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国际煤价方面,以欧洲三港 ARA 动力煤价格为例,由 2020 年 5 月的最低点 36.25 美元/吨上涨至 2022 年 7 月的最高点 432.5 美元/吨,涨幅达 11.93 倍; 截至 2022 年 12 月 28 日,回落至 182.5 美元/吨,较 2020 年初涨幅为 3.54 倍。国内煤价 方面,秦皇岛港(5500 大卡)平仓价由 2020 年 5 月的最低点 464 元/吨上涨至 2022 年 3 月的 1664 元/吨,涨幅达 3.54 倍,随后在国家发改委实施系列稳价控价政策下,截至 2022 年 12 月 28 日回落至 1207 元/吨,较 2020 年初涨幅为 2.19 倍。
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行业经营业绩明显改善。以煤炭行业 23 家上市公司为代表, 2021 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ROE 和 ROA 均出现大幅改善。2021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 3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80.4%,毛利率为 30.6%,净利率 为 14.5%,ROE 为 17.4%,ROA 为 9.3%,均出现明显回升。随着煤炭行业步入景气上行 周期,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显著改善。
二级市场煤炭板块有所上涨,但估值修复程度仍然不足。随着国内外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 煤企经营业绩显著改善,二级市场煤炭板块也随之上涨。自 2021 年初至 2022 年末,申万 煤炭板块上涨 54.88%,跑赢沪深 300(-25.71%),实现超额收益 80.59%。 截至 2022 年末,申万煤炭板块 PE(TTM)为 6.31x,处于 3 年历史 PE 的 0.14%分位;PB 为 1.30x,处于 3 年历史 PB 的 44.21%分位。总体看,板块当前估值依旧较低,估值修复 程度不足。
1.2 一二级市场对煤炭企业估值存在差异
一级市场并购估值高于二级市场煤炭行业估值。陕西煤业以 143.16 亿元现金收购彬长矿业 99.56%股权,彬长矿业 100%股权的交易估值为 143.79 亿元。彬长矿业的主要资产为孟村 煤矿和小庄煤矿,均处于生产状态。2022 年 1-7 月彬长矿业利润总额为 12.27 亿元,折算 年利润总额为 21.03 亿元。若按西部大开发 15%优惠所得税率考虑,则彬长矿业 2022 年净 利润约为 17.88 亿元。2022 年 7 月末彬长矿业的净资产为 98.88 亿元。彬长矿业的收购估 值为 8.04 倍 PE 和 1.45 倍 PB,高于申万煤炭行业 2022 年末的 6.31 倍 PE 和 1.3 倍 PB。 陕西煤业以 204.52 亿元现金收购神南矿业公司,神南矿业的主要资产为小壕兔一号煤矿采 矿权和小壕兔西部勘查区探矿权,公司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目前尚未盈利。2022 年 9 月公 司净资产为 55.7 亿元,神南矿业收购估值为 3.67 倍 PB,高于申万煤炭行业 2022 年末的 1.3 倍 PB。若考虑神南矿业仍需 3-5 年的建矿周期,则一二级市场对煤炭企业估值的差异 更大。
中国神华以 99.65 亿元现金收购都城伟业所持锦界能源 30%股权,本次收购后中国神华对锦界能源的持股比例由 70%增至 100%。锦界能源是煤电一体化综合能源企业,2022 年 1- 10 月,锦界能源净利润为 47.03 亿元,年化净利润 56.44 亿元;10 月末净资产为 149.33 亿元;则本次转让估值分别为 5.89 倍 PE 和 2.22 倍 PB。截至 2022 年末,收购锦界能源的 PE 估值略低于申万煤炭行业的 6.31 倍 PE,而 PB 估值远高于申万煤炭行业的 1.3 倍 PB。 一二级市场对煤炭企业的估值存在较大差异,从重置成本角度评估煤企内在价值。虽然近年 来资本市场煤炭板块的估值有所修复,但仍然与产业市场对煤炭企业估值存在较大差异,资 本市场对煤企的估值明显低于产业市场对煤企的估值。对于一二级市场存在估值差异的情形, 我们从重置成本角度出发,以重建煤企的思路分析煤炭企业的合理价值。
2. 当前我国煤炭供应紧张,新一轮煤矿建设周期起步
2.1 增产保供政策背景下,我国煤炭供需形势仍然紧张
在高强度增产保供作用下,供应短缺矛盾阶段性缓解。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煤矿增产保供,自 2021 年 Q4 增产保供以来,我国煤矿保持高强度生产节奏,晋陕蒙煤矿产能利用率同比往 年大幅提高。截止 11 月 10 日,晋陕蒙三省煤矿产能利用率均值为 83.2%,远大于 2021 年 同期的 78.6%和 2020 年同期的 77.3%。与此同时,全国煤炭日均产量也同比往年大幅提 高,1-11 月,全国日产原煤 1236 万吨,远高于 2021 年同期的 1114 万吨与 2020 年同期的 1086 万吨。自增产保供政策以来,2022 年 1-11 月,我国原煤产量 40.94 亿吨,相比去年 同期增长 9.7%,我国煤炭供应短缺矛盾得到阶段性缓解。
高强度保供难以长期持续,我国未来的煤炭供需形势仍然紧张。煤企保持高强度生产节奏, 2021 年以来大型煤企生产作业效率大幅高于往年同期,导致接续回采面准备不达标、安全 煤量不足,极易造成生产接续紧张问题。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统计,当前,我国已确定的 采掘接续紧张煤矿共计 367 处,涉及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 22 个省(自治区),已超过正常生产矿井的 10%,实际情况可能要比数字更加严峻。一旦出现 采掘失调,极有可能导致煤炭产量“断崖式”下降,我国未来的煤炭供需形势仍然紧张。
2.2 增产保供政策工具基本用尽,我国步入新一轮煤矿建设周期
增产保供政策工具基本用尽,2023 年产能核增空间有限。经过近两年的强力推动,我国煤 炭增产保供政策工具手段已基本用尽,短期内的煤炭增产仍是依靠现有生产煤矿产能核增和 产能利用率的再挖潜,但大部分具备核增产能的矿井已合法释放产量,即大量表外产能进入 表内,而且经过多轮的煤炭产能核增,大部分具备核增条件的煤矿已经核增,2023 年煤矿 产能核增或将有限。
随着煤矿建设核准提速和行业资本开支回暖,我国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煤矿建设周期。中长期 看,解决我国煤炭供需紧张最终取决于在建矿井和新建矿井的建成投产。从政策端看,发改 委能源局对煤矿建设项目的核准提速;从行业端看,煤炭行业的资本开支出现明显回升。 2021 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提高,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 11.1%,2022 年 1-10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幅达 28.4%,增幅进一步扩大。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加快了煤矿建设项目的核准速度。据国家能源局公开信息,2022 年以 来,累计核准(含调整建设规模)煤矿项目 14 处、新增产能 6200 万吨/年以上,推动进入联 合试运转试生产煤矿产能约 9000 万吨/年,进一步落实了煤炭增产保供的产能基础。与此同 时,9 月 8 日,发改委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和迎峰度冬工作预安排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明年 新开工 4 亿吨,投产 3 亿吨。我们整理了发改委和能源局对煤矿建设项目的核准批复,2019- 2022 年 10 月期间,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分别核准煤矿产能 18400、13690 万吨,合计 32090 万吨。2022 年 1-10 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核准煤矿项目的产能和投资金额,均已同比回 升。对于核准新建煤矿,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明确的新开工计划,也将加大煤矿核准速度。
鉴于我国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煤矿建设周期,对当下煤炭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重置成本就更加 具有现实意义。在新一轮煤矿建设的背景下,从重置成本的角度出发,挖掘当前存量资产的 真实价值,推动市场对存量资产的价值发现。
3. 煤炭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已远高于账面价值
煤炭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已明显高出账面价值。近年随着煤炭采矿权的价值不断被市场重 新认识,以及建矿成本的攀升,煤炭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较难反映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 尤其是较难反映采矿权成本和建矿成本的真实价值。为了反映煤炭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我 们有必要对煤炭企业进行重置成本。
3.1 采矿权的重置成本,远高于报表中的账面值
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行业供给紧张,采矿权价格上升。2016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关 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工作目标:“从 2016 年 开始,用 3 至 5 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 5 亿吨左右、减量重组 5 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 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 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煤炭行业进入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时期。 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产能审批。随着近年煤炭消费 需求的转暖,由供给侧改革导致的煤炭供给不足问题突显,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连同采矿权 价格也水涨船高,采矿权的重置成本明显上升。
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导致采矿权价格上升。2017 年 6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矿业权出让制 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 协议出让。为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原国土资源部选取山西、福建、江西、湖北、贵州、 新疆 6 个省区开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2019 年 12 月,自然资源部在总结改革试点 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 至此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随着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地, 矿业权一级市场形成了以竞争性出让为主的格局,导致矿业权价款相比之前出现明显上升。 近年来采矿权价格交易持续上升。在供给侧改革影响下,煤炭行业的新增产能有限,采矿权 资源的稀缺性突显。同时随着国家深入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使矿业权出让价款相比原 资源价款大幅升高,采矿权平均价由 2017 年的 3.15 元/吨上涨至 2022 年的 9.35 元/吨。采 矿权价款持续上涨,而采矿权的账面值不断摊销,其真实价值已经远超账面价值,因此有必 要对采矿权进行重置成本反映其真实价值。
3.2 新建矿井所需的投资金额不断攀升
煤矿建设定额标准提高,导致建矿成本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建设的实际情 况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变化,而煤矿建设定额标准也与时俱进保持更新。直至 2022 年,关于 《煤炭建设工程计价标准(2015 基价)及相关规定》的新一轮修编工作已经开启,煤炭建 设定额标准越来越完善。 随着煤炭建设工程定额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整体的建设标 准和验收要求的提高,矿建工程、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器具购置等各方面的成本均有 所增加,致使新建矿井的整体投资金额大幅增加。
受产能置换政策影响,新建煤矿需购置产能置换指标,建矿成本上涨。2016 年以来国家发 改委及能源局等部门多次发布关于实施煤炭产能置换的相关通知,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减量置换先进产能,以优化产能结构。为了产能置换指标能够顺利交易,国家发改委又在 2016 年 10 月发布《关于做好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范产能置换指标交 易市场。自此,新建煤矿项目需要购置产能置换指标,新建矿井所需的投资金额也随之上涨。 近年来新建矿井的吨产能投资金额攀升。受煤矿建设定额标准提高和产能置换政策等多重 因素的影响,新建矿井所需的吨产能投资金额呈上升趋势。全国来看,吨产能投资金额由 2012 年的 299 元/吨上涨至 2022 年的 1088 元/吨;从晋陕蒙新地区来看,各地区吨产能投 资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吨产能投资金额的上涨,以及煤矿资产不断的折旧,新建矿井 的成本已远高于财务报表中的煤矿账面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煤矿资产进行重置,以反映其 真实价值。
二、重置成本估值对煤炭企业的适用性
本章内容介绍了重置成本相关概念,并阐述重置成本对煤炭企业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煤炭企 业的资产构成特征,以此确定对煤炭企业重置成本的思路。
1. 重置成本的概念
重置成本是重新取得一项资产所需要的成本。重置成本是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 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进行重置成本时,资产按照当下购买相同或 类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 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可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 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适用于资产价格上涨较多或入账成本较低的情况。在资产价格上涨较多或者资产 入账的历史成本较低且经过长期折旧、摊销的情形下,资产的账面价值会与真实价值不相符, 这时使用重置成本计量是恰当的。通过重置成本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成本和资产 价值,有利于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做出正确判断。 采矿权和建矿成本不断上涨,煤炭企业适用于重置成本估值。对煤炭企业来说,随着采矿权 价格的上涨和建矿成本的攀升,煤炭企业采矿权账面值和煤矿资产账面值已远低于资产实际 价值,因此对煤炭企业进行重置成本是适用的。通过对煤炭企业重置成本,以此反映其资产 的真实价值,并且可以更好的对煤炭企业合理估值。
2. 煤炭企业资产构成特征
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按照各公司 2022 年半年报 披露的数据,我们对 10 家重点煤炭上市公司的资产占比结构进行分析,整体上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合计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除晋控煤业占比 33%和陕西煤业占比 40% 以外,其余 8 家公司三项资产的合计占比达到 50%左右或更高。因此对煤炭上市公司进行 重置成本时,主要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三方面考虑。
3. 对煤炭企业进行重置成本的思路
对煤炭企业进行重置成本,以采矿权和煤矿资产为主。通过对煤炭企业资产构成的分析,在 对煤炭企业重置成本时,主要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三方面考虑。煤炭企业的固 定资产以煤矿资产为主;无形资产以采矿权资产为主;而在建工程由于投资时间较近,其账 面价值较为公允,因此以账面价值为准。 我们将煤炭企业的资产分为采矿权资产、煤矿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采矿权资产和煤矿资产 进行重置成本,其他资产不进行重置成本,以其账面值为准。采矿权的重置成本主要考虑公 司煤炭资源储量和采矿权重置价格,煤矿的重置成本主要考虑权益产能、吨产能投资金额和 成新率。其他资产做简化处理,其重置成本等于当前账面价值,不产生溢价。
三、煤炭企业采矿权的重置成本
本章主要内容为煤炭企业采矿权的价值重估。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分析采矿权市场 交易情况,二是确定采矿权的重置价格,三是对煤炭企业的采矿权价值进行重估。
1. 我国采矿权市场交易情况
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准价为底的竞争出让机制。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 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监管服务;提出用 3 年左右 时间,建成“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 位”的矿业权出让制度。 2018-2019 年期间,各省市按照国家相关改革规定,在矿业权出让环节,将探矿权采矿权价 款调整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同时各省市自行制定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完善矿产资源 有偿使用制度,促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多数采矿权交易以零溢价成交。我们对 2021 年以来全国采矿权招拍挂成交案例进行分析, 24 个成交案例中 15 个案例的成交无溢价,有 9 个成交案例存在溢价情况。整体看采矿权交 易案例较少,成交溢价存在地域特征,溢价成交地区有山西、陕西和贵州。其中山西的平均 溢价为 8%;陕西的溢价处于 0%-1%之间,其溢价水平可以忽略;而贵州溢价率虽有 8%, 但仅有 1 例成交,不具备普遍性;其余各省均无溢价。
2. 采矿权重置价格的确定
以基准价作为采矿权重置价格。鉴于采矿权交易的溢价情况并不普遍,且实际成交案例相对 较少,因此我们以采矿权出让的基准价作为采矿权的重置价格。由于基准价为政府拍卖底价, 因此以基准价得出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会更为保守,对实际投资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2.1 煤炭中枢价格上升,带动基准价上调
当前多数省市的基准价格已较难反映矿业权市场的实际情况。基准价是各地区出让矿业权 出让收益的指导单价,也是衡量矿业权出让收益高低的标准。矿业权出让收益基准价是依据 矿业权评估实施办法,综合矿产品价格、资源储量、开采难易程度、开采技术条件、交通运 输条件、地区差异等影响因素评估确定的,其中矿产品价格为影响基准价制定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执行的仍然是 2018-2019 期间公布的基准价,随着近年煤炭中枢价 格的上升,矿业权市场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2018-2019 期间公布的基准价格已经较难 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 动力煤中枢价格上升 49.93%。近年我国煤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动力煤价格中枢向 上抬升, 2014-2018 年动力煤平均价格为 537.77 元/吨,2019-2022 年 11 月动力煤平均价 格为 806.28 元/吨,中枢价格上涨 49.93%。 焦煤中枢价格上升 73.86%。近年来我国焦煤价格中枢向上抬升,2014-2018 年焦煤平均价 格为 1222.53 元/吨,2019-2022 年 11 月焦煤平均价格为 2125.52 元/吨,中枢价格上涨 73.86%。
随着煤炭中枢价格上升,山西、甘肃等地陆续调高基准价。随着煤炭中枢价格的上涨,2018- 2019 年各省市公布执行的基准价已明显偏低,为了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权益,保证市场公平 公正,部分省市已经陆续开始调整其采矿权市场基准价格,山西和甘肃已经完成 2022 年基 准价的调整,山东和河北已经公布基准价调整方案的征求意见稿。
在煤炭开发建设逐步向西北部转移的背景下,煤炭资源开发空间较大的山西和甘肃基准价涨 幅较多,平均涨幅分别为 42.9%和 60.3%,与煤炭中枢价格的上涨幅度接近;煤炭资源开发 空间不足的山东和河北基准价涨幅较低,平均涨幅分别为 15%和 10%。
2.2 各省的采矿权重置价格
本报告重点跟踪企业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新疆、山东、河南、安徽、 贵州、黑龙江和江苏。山西和山东已公布的 2022 年基准价可直接作为采矿权重置价格;其 余省份的现行基准价均为 2018-2019 年期间公布,由于近年煤炭价格中枢的抬升,现行基 准价已较难反映当前煤炭资源的实际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 对于山西和山东,以 2022 年基准价作为采矿权重置价格。由于山西和山东的基准价均为 2022 年新公布,能反映当前矿业权市场形势,因此将 2022 年基准价作为采矿权重置价格。
陕西、内蒙和新疆的采矿权重置价格,以现行基准价为基础,参照山西和甘肃基准价的平均 涨幅确定。在煤炭价格中枢抬升的背景下,陕西、内蒙和新疆 2018-2019 年公布执行的基 准价已较难反映当前煤炭资源的真实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陕西、内蒙和新疆作为煤 炭资源大省,在煤炭资源开采向西北部集中的背景下,三省的煤炭发展空间较大,且煤炭矿 权交易频繁。因此,陕西、内蒙和新疆的重置价格参照山西和甘肃 2022 年基准价平均上调 幅度 51.6%确定。
对于河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和江苏,以现行基准价为基础,参照山东和河北的基准价平 均涨幅确定采矿权重置价格。在煤炭价格中枢抬升的背景下,河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和 江苏的现行基准价已较难反映煤炭资源的真实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未来我国煤炭资 源开采主要向西北部集中,河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和江苏开发时间较早,进一步发展的 空间小,与山东和河北类似。因此,河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和江苏的重置价格参照山东 和河北 2022 年基准价平均上调幅度 12.5%确定。
3. 重点煤企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根据煤炭企业的资源分布情况和煤种类别情况,结合上述采矿权重置价格,我们对兖矿能源、 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晋控煤业、广汇能源、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和 盘江股份的采矿权重置成本进行计算。
3.1 兖矿能源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兖矿能源境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和山东,山西和陕西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以资源储量计算,山东和内蒙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可采储量计算。兖矿能源境外煤炭资源位 于澳洲,澳洲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资源储量计算。 按照地区和煤种确定相关重置价格。公司本部气煤的重置价格为 6.6 元/吨;菏泽能化 1/3 焦 煤的重置价格为 10 元/吨;山西能化瘦煤的重置价格为 7.7 元/吨;未来能源位于陕西榆神矿 区,其重置价格为 15.2 元/吨;鄂尔多斯能化、昊盛煤业和内蒙古矿业均位于内蒙,且煤种 均为不粘煤,其重置价格为 9.1 元/吨。 参考嘉能可发布的声明,兖矿能源澳洲采矿权的重置价格为 12.91 元/吨。全球矿业巨头嘉 能可公司 12 月 8 日发布声明称,放弃开发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Valeria 煤矿项目,该项目 价值 20 亿澳元,资源储量为 7.3 亿吨,单吨价格 2.74 澳元/吨(以 12 月 15 日汇率折算 12.91 元/吨)。兖煤澳洲和兖煤国际的重置价格参照 12.91 元/吨确定。 兖矿能源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249.77 亿吨,可采储量为 60.25 亿吨,兖矿能源的采矿权重置 成本为 1842 亿元。
3.2 陕西煤业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陕西煤业的煤炭资源集中于陕西,陕西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资源储量计算。 按照地区和煤种确定各矿区的重置价格。渭北矿区由焦坪、铜川、蒲白、澄合、韩城 5 个自 然矿区组成,其重置价格按照 5 矿区的基准价平均数 12.4 元/吨确定;彬黄矿区是彬长矿区 与黄陵矿区的合称,其重置价格为 13.6 元/吨;陕北矿区由神府矿区和榆横矿区组成,其重 置价格按照两大矿区的平均数 14.8 元/吨确定。 陕西煤业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148.24 亿吨,可采储量为 85.96 亿吨,陕西煤业的采矿权重置 成本为 2136.1 亿元。
3.3 中国神华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中国神华的煤炭资源集中在陕西和内蒙,陕西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资源储量计算,内蒙的采 矿权重置成本以可采储量计算。 按照地区和煤种确定各矿区的重置价格。神东矿区的重置价格,按照陕西省的神府矿区 15.2 元/吨和内蒙长焰煤、不粘煤 9.1 元/吨确定;准格尔矿区、包头矿区和新街矿区的重置价格, 按照内蒙古长焰煤、不粘煤 9.1 元/吨确定;胜利矿区和宝日希勒矿区的重置价格,按照内蒙 古褐煤 4.5 元/吨确定。 中国神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332.1 亿吨,可采储量为 206.1 亿吨,中国神华的采矿权重置成 本为 2536.2 亿元。
3.4 中煤能源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中煤能源的煤炭资源遍布全国各地,内蒙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可采储量计算,山西、陕西、 新疆、黑龙江和江苏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资源储量计算。 按照地区和煤种确定各地的重置价格。山西动力煤的重置价格,按照贫煤、弱粘煤和其它煤 种的平均数 5.3 元/吨确定;山西炼焦煤的重置价格,按照焦煤、瘦煤的平均数 8.6 元/吨确 定;山西无烟煤的重置价格为 7.2 元/吨;内蒙古动力煤的重置价格,按照无烟煤、贫煤、1/2 中黏煤和褐煤的平均数 11.73 元/吨确定;黑龙江动力煤的重置价格,按照褐煤、长焰煤、贫 煤的平均数 5.83 元/吨确定;江苏动力煤和炼焦煤的重置价格为 4.4 元/吨;陕西动力煤的重 置价格,按照陕北地区的平均价 14.6 元/吨确定;新疆动力煤的重置价格,按照露天和井工 的平均数 4.9 元/吨。 中煤能源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270.19 亿吨,证实储量为 142.55 亿吨,中煤能源的采矿权重 置成本为 2165.5 亿元。
3.5 晋控煤业的采矿权重置成本
晋控煤业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山西和内蒙,山西的采矿权重置成本以资源储量计算,内蒙的采 矿权重置成本以可采储量计算。 按照地区和煤种确定各矿区的重置价格。忻州窑矿弱粘煤的重估价格为 4.7 元/吨;色连煤 矿不粘煤和长焰煤的重估价格为 9.1 元/吨;塔山煤矿的重估价格,按照气煤和 1/3 焦煤的平 均数 8.6 元/吨确定。 晋控煤业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42.01 亿吨,可采储量为 19.43 亿吨,晋控煤业的采矿权重置成 本为 324.5 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