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二十八星瓢虫是瓢虫类比较典型的有害生物,主要危害茄科、豆科作物,特别是在茄子、土豆上危害最为严重。近几年在我地发生有上升趋势。笔者根据调查,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做一介绍,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茄二十八星瓢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瓢甲科害虫,完全变态昆虫,有4个虫态:成虫、卵、幼虫、蛹。成虫:典型特点是背上有28个黑点;卵:鲜黄色、子弹型、常并排数粒形成一个卵块,每卵块约30-50粒;幼虫:淡黄色至白色,体表多枝刺;蛹:椭圆形,背有淡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二、危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可危害,初孵幼虫群集叶片背面,舔食叶肉,只剩上表皮,状如筛子底。幼虫稍大分散取食叶肉,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只剩叶脉。果实被害,被啃处变硬,有苦味,品质下降。
三、发生规律:据调查,在我地一年发生2代,成虫在枯草、土缝中越冬,5月中下旬开始出蛰,7月上旬、8月上中旬是1、2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 。发育期不整齐,危害期常常成虫、幼虫、卵均有,造成防治难度大。9月下旬以后,随着天气转凉,作物收获和植株老化,成、幼虫陆续转移杂草等其他作物上,准备越冬。发生适温20-30度,耐高温和雨水冲刷。成虫有假死性。
四、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败叶,降低虫卵基数。
2、人工捕捉成虫和摘除卵块。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用薄膜承接叩打植株使之坠落,然后消灭;卵块颜色鲜艳易于发现可人工灭卵。
3、药剂防治:抓住幼虫分散前用药,可选择菊酯类农药或者用有机磷类农药喷雾防治,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功夫)2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均匀喷雾。发生盛期一般6-7天一次,连续或交替用药3次。注意用药时喷雾均匀,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