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未来千亿市场,全产业链布局氢能
1.1 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2025 年累计市场空间看向千亿
氢能发展进入国家纲领性文件,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政府对发展氢能持积极态度,已在多项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具体来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 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纲领性规划文件,均指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氢能源产业。
“以奖代补”为中心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扶持燃料电池发展。
2020 年 9 月,财政部发出《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根据示范城市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给予奖励,补贴将由面向全国大范围式的购置补贴方式,转为面向入围城市群的燃料电池汽车商用补贴。本次补贴的额度是对入选的城市群给予最多 17 亿 奖励,入选城市群的地级市(区)可自行再拿出等于或高于 17 亿的奖励,对燃料电池汽车与氢气部分进行补贴。
“3+2”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格局已形成。
2021 年 9 月,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落地,分别是由北京市牵头的京津冀城市群、由上海市牵头的“1+6”上海城市群以及广东城市群;2022 年 1 月,国家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评审工作已完成,由郑州市牵头的河南城市群以及由河北张家口牵头的河北城市群获批。河南、河北示范城市群加入后,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3+2”的格局已经形成。
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自氢能产业政策,2025 年燃料电池车规划保有量超 10 万辆。
截至 2022 年 2 月,全国范围内省及直辖市级的氢能产业规划超过 10 个,地级市及区县级的氢能专项规划超过 40 个,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北、山东等区域。
根据政策规划,到 2025 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合计将突破 10 万辆,加氢站将突破 1000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达到十万台级规模后,氢能产业将逐步转变为市场化驱动。
2025 年预计新增市场空间超 500 亿,累计市场空间看向千亿。
根据当前各省出台的氢能政策规划中对燃料电池 2025 年保有量规划的提取,统计得 2025 年燃料电池车全国保有量将超 10 万台。
考虑到 2020-2021 年 9 月期间示范城市群政策并未出台,燃料电池车放量缓慢,故选取 2018-2020 年燃料电池车的增速作为参考,2018 年,燃料电池车增量为 1527 台,2019 年,燃料电池车增量为 2737 台,增速约 80%。
2021 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 9000 台,若示范期内车辆年均增速可按 82.5%测算,则 2025 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超 10 万台,2025 年当年预计新增约 5 万台燃料电池车,对应市场空间超 250 亿;5 万辆车对应近 73 万吨氢气的用量,考虑到 2025 年补贴结束且未有新增补贴情况下,氢气实现平价,价格为 35 元/kg,对应市场空间超 250 亿,合计氢能产业当年 市场空间超 500 亿,2021-2025 年累计市场空间看向千亿。
1.2 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率先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积极布局氢能领域,实现公司转型升级。公司在深耕传统主业的同时,同步大力推进向氢能转型发展的力度。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公司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以飞驰科技(燃料电池整车制造)为核心的“一点”,推动产业链应用(燃料电池上下游核心节点)“一线”以及加氢站“一网”渤海湾、长三角、大湾区的联动布局。
并且布局国内优势区域,先后在全国六大区域进行氢能产业链的布局,包括本部山西、山东青岛渤海湾区、浙江嘉兴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能源金三角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
1.3 关注氢能产业链上游,在氢气制备上具有传统优势
2025 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超 10 万前提下,车用需氢量超百万吨。按各省出台的政策规划提取下,2025 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超 10 万台。
考虑到政策补贴往大功率、重载车型的倾向,单台燃料电池车年耗氢量将由 2021 年的小于 10 吨,到 2025 年单台燃料电池车年耗氢量大于 10 吨,在车辆年均增速保持 82.5%的前提下,2025 年对应的燃料电池车用需氢量超百万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