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光伏组件龙头股(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和产能排名)

一记回马枪捅杀了夺命书生后,唐家霸王枪重夺兵谱器排名第二位。今日,类似电影《唐伯虎》的桥段在光伏组件出货排名上重演。

1月29日,晶科能源官微发文称,2022年公司组件出货44GW,N型组件出货超过10GW,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晶科能源还在海报中公布,2022年组件出货全球排名第二。

此前,据行业统计的组件出货排名,晶科能源以约41.5-43.5GW的出货排名第三,排在第二的是天合光能,2022组件出货约43GW,二者仅相差1GW左右,排名第一的隆基绿能45GW+,也有统计称46-48GW。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约43GW的出货数据为媒体、机构调研数据,并非官宣数据,与年报数据或许有小的出入。所以,未来是否会上演类似晶科能源这样的剧情反转,也难以料定。

透过官微,晶科能源还披露了一体化产能数据。到2022年底,晶科硅片产能65GW、电池片产能55GW、组件产能70GW。这组数据较2021年的32.5GW、24GW和45GW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实是,垂直一体化浪潮下,一线厂商的产能都在大幅扩升。

1月17日,隆基绿能宣布斥资452亿元在西安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投建100GW硅片和50GW电池片项目。

到2022年底,隆基绿能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50GW、60GW和85GW。此外,隆基还有芜湖20GW组件项目、鄂尔多斯5GW、嘉兴10GW单晶组件等项目在建,建设完成后总产能预计将超过120GW。

加上100GW硅片和50GW电池,未来隆基将形成250GW硅片、110GW电池、120GW组件产能。机构则预计,隆基2022-2024年底硅片产能为150/180/205GW。

 

无独有偶,晶澳科技1月19日抛出400亿左右的扩产计划后,其一体化产能情况浮出水平。晶澳预计2023年布局组件总产能将达80GW、硅片和电池分别达到70GW左右。

2022年11月17日,天合光能披露,到2022年底公司电池片、组件产能可达 50GW、65GW。公司一期20GW拉晶产能预计于2023年一季度投产。

1月28日,天合光能电池宿迁三期项目投产。到2022年底,天合宿迁项目可实年产硅片20GW、电池20GW、组件12GW产能。

天合光能还拟在青海西宁建设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项目。

除了隆基、天合、晶科、晶澳之外,协鑫科技、通威股份、阿特斯、TCL中环、一道新能等厂商的一体化规模同样可观。

协鑫科技是行业最早拥有完整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之一。到2022年底,硅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50GW和20GW+,TOPcon电池片产能规划20GW+。协鑫光电正布局全球最有前景的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并获得了腾讯战投。

全球多晶硅和电池片双龙头——通威股份,到2022年底电池片产能为63GW+,光伏组件产能14GW,在硅片环节,公司现有15GW拉棒+切片产能。公司规划2024—2026年电池片产能130—150GW。据披露的投资规划,到2023年底通威组件产能将达80GW,总体组件规划产能为100GW。

阿特斯在2022年三季报中表示,预计到2022年末,公司硅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20.4 GW、20GW、19.8GW和32.2GW。阿特斯已正式提交A股IPO,2023年度制定了30-35GW的出货规划。

此前,阿特斯抛出了一项总投资600亿元的扩产计划,拟在2027年前建成晶硅光伏制造基地。预计形成工业硅25万吨/年、高纯多晶硅20万吨/年、单晶硅拉棒50GW/年、坩埚50GW/年、单晶硅切片10GW/年、光伏电池10GW/年、光伏组件10GW/年、配套新材料10GW/年的生产能力。

至于单晶双雄之一的TCL中环,到2022年底单晶硅片产能140GW,产能规划180GW。中环的组件产能不如隆基、天合等,其2022年底组件产能为13GW。中环电池片产能也不高,目前仅有2GW,它是买电池做组件。

最新挤入Top10出货榜单的一道新能,扩产速度也不遑多让。截止2022年底,一道新能高效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20.5GW。2023年1月14日,一道新能贵州1.8GW光伏组件项目试产出片。刘勇表示,2023年底公司将建成30GW高效电池和30GW高效组件产能。(草根光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