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们听到比较多的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及抗体检测。
但是检测结果怎么看,不知朋友们知道吗?
正好看到咱医院检验科刘琳主任和钟洪燕老师编写的一份关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料谈到了这个知识点,真是蛮好的。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仔细看看。
冠状病毒(CoV)广泛存在于家禽、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分两个亚科(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又可分4个属(α、β、γ、δ)。现已有几百个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被公布。
SARS-CoV-2(β属)之前已发现6种人冠状病毒(HCoVs):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2002年)和MERS-CoV(2012年)。
冠状病毒相关检测:显微镜镜检(电镜EM)、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培养、血清学检测。
核酸检测包含“泛CoV”检测、种特异性检测、实验室内部使用的NAATs、商品化的NAATs、qPCR。血清学检测包含:胶体金技术、化学发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针对的位点主要包含病毒基因组中3段保守基因序列,ORF1ab、N基因、E基因作为检测靶标,也有少数商品试剂盒同时检测S基因。JY检验采用SX生物相关试剂,检测ORF1ab、N基因,检出限:200copies/ml。
新冠病毒检测怎么看?重点!下图
新冠病毒检测临床意义
新冠病毒检测临床意义
核酸检测一定准确吗?--NO.
核酸检测也可能有假阴性及假阳性。
SARS-CoV-2核酸检测假阴性-----可能原因:患者处于疾病发展的早期,体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所采集的标本中没有足够量的病毒可用于检测;所用的核酸检测试剂分析敏感度不够高;样本质量因素(样本采集不当、标本保存不当、采用不同类型的标本),均可导致标本阳性率下降;长时间转运标本极易导致病毒RNA的降解;实验室没有严格遵循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如标本或核酸纯化过程中出现的扩增反应抑制物、扩增仪孔间温度的差异以及核酸提取中的随机误差,均可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目前有研究团队对临床上的新冠病毒疑似病例分别采集不同类型呼吸道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初步提示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取咽拭子标本及深咳痰液标本的病毒核酸检出率之间有明显差异,咽拭子标本中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低于深咳痰液标本。
SARS-CoV-2抗体假阳性-------可能原因:试剂盒抗原的选择问题,可能与SARS-CoV或其亚属冠状病毒有交叉反应;试剂盒阳性判断值的设定,一些处于阳性判断值附近的弱阳性结果,很可能是假阳性;标本中存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干扰物质(如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凝固不全残留有纤维蛋白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感谢检验科刘琳主任和钟洪燕老师。参考文献来源于:[1]王辉,马筱玲,钱渊主译.临床微生物学手册 上下2卷 第11版.2017.[2]高维寅,张洪,罗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中的假阴性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6):641-643.[3]钟慧钰,赵珍珍,宋兴勃,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临床检测要点及经验[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5):523-526.[4]张瑞,李金明.也谈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抗体(IgM/IgG)检测的假阳性.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5]宁雅婷, 侯欣, 陆旻雅,等. 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应用探讨[J]. 协和医学杂志.
新冠肺炎:COVID-19。2019新冠病毒: SARS-CoV-2
(2019新冠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全球累计超409万##关注新型肺炎##健康科普排位赛# #西藏成办医院#@今日头条@头条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