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就是具体产品长什么样,比如资讯、视频、电商、工具等等。产品目标,则可理解为衡量产品价值的数据指标。
大家可以先不往下看,在这里思考几分钟,看看在你心里,答案是什么。
好,接下来,说下我的观点。
从提问的完整性上看,这道题其实只说了一半,按理说,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产品设计流程中,到底是基于形态定目标,还是先有目标再确定形态?
相信很多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两种情况:
1、负责一款App,老板说产品交给你,你来定下考核目标吧;
2、领了公司的KPI,拆到你头上,要背DAU增长指标,于是需要针对这个目标决定产品要做成什么样。
遇到情况1的同学,容易基于已有产品数据,去定一个提升百分之多少的考核指标。通常这种情况下,产品形态不会大改,更多是优化、升级,缺乏创新。
而对情况2,则可能为达成KPI,上线很多非核心功能,让原本一个目标明确的产品变得四不像。
因此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去看产品形态和产品目标的关联时,务必不要单向思考,而是站在全局角度,结合业务流来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我给的答案是:产品形态影响产品目标、产品目标决定产品形态。但它们二者,都要受产品定义制约。
让我用下面这张图,解释下我的这句话:
也就是说,在讨论产品目标、产品形态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产品定义,而产品定义,则受用户需求和企业资源投入制约。
于是要描述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引入:企业、用户两个角色。
企业发现需求,并根据已有资源,定义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满足需求。
目标根据定义而来,借用增长黑客的概念,这个目标可类比为北极星指标,能反映出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诉求被满足的程度。
这时再基于目标设计产品形态,你就不能只从数据倒推功能,而是要结合需求场景和商业模式,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供更多人更频繁使用。
最终,我们还需收集用户使用数据,来验证产品形态设计是否有效。如无法达标,就要调整形态(但再调整也不会脱离产品定义)。
所以我说,目标决定形态,形态影响目标达成。
而站在全局看,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结合运营策略和用户使用数据,我们还会发现用户身份、行为表现会和原先发现的需求有偏差,这时就要更新用户画像,并思考是否要针对这些新用户群、新需求重新调整产品定义。如有新定义,新产品形态就会应运而生。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问题的完整解释,从中可以检验你是否能有产品发展的全局观。
你同意我的观点么?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