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菜篮鲜生农贸市场投资怎么样?(实体商业的自救与互助)

在西湖银泰某一护肤品牌的直播间里,品牌导购徐晨正在做“春季应该如何护肤”主题的直播,就整套护肤流程进行讲解,直播界面下方是徐晨为顾客推荐的人气单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实体商业不得以暂时闭店,商场柜台导购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直播帮助消费者选购商品,并在线上下单。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期无疑是实体商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黄金档”,商场、餐饮企业纷纷提前备货,等待新年第一个“红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足不出户已成为“战疫”的重要手段,实体商业的“翻身仗”成为泡影,更面临着租金、人员开支、库存积压、货损等压力,在疫情期间保障民生供应和实现自救,成为每个实体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多渠道探索应对难题

在此次疫情中,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互联网平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转为线上的同时,依靠客流量的实体商业遭遇巨大冲击,其中以餐饮企业更甚。

“2019年国内餐饮收入达4.6万亿元,春节前后30天占1万亿元。”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根据去年的数据对比,以今年4月底餐饮企业恢复正常运营来看,餐饮行业比去年同期会损失2万亿元左右。

2月1日,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公开表示,西贝春节前后营收损失在7-8亿元之间,如果疫情状况持续下去,西贝账上资金“撑不过三个月”。

西贝作为餐饮巨头尚且如此,贾国龙的公开发声也道出了目前餐饮企业的现状。在疫情尚未平息前,餐饮企业也纷纷开始了“自救”。

除了与生鲜电商平台进行员工共享外,各大餐饮企业全力布局外卖业务。

据了解,目前西贝逐渐开放外卖业务,已有近200家门店外卖正在稳步运营,外卖业绩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抗击疫情,全聚德加大了外卖力度。全聚德北京和平门店推出了“烤鸭送到家”活动,从2月4日起至2月14日,五环内包配送。仍在营业的门店减少餐位,加大桌间距,防止交叉感染,对公共空间每日四次消毒,餐厅、卫生间等公共空间保持空气流通。

旺顺阁称,将在有条件的街边店外设平价蔬菜售卖点,开发了大厨到家方便菜,只要提前一天预订,就有大厨将半成品包由专员送到家。同时利用自身供应链优势,打造安心菜篮服务,将平价粮油和蔬菜送到消费者手中。

“目前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云海肴除了和盒马鲜生等平台进行员工合作解决一定困难之外,也在积极探索开源自救的方式,迅速调整战略,探索线上来产生一定的现金流。”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价值成长中心总监陈娜表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起一百个社群站,服务好这些社区的居民,也会为我们后续的经营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加大了线上零售部门资源的投入,迅速组织人力建立分销政策。

 

多方保障供需平衡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联合新华网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原材料、房租支出和人力成本是占餐饮企业收入比例最高的三项成本,占比分别达到41.3%、10.2%和22.4%,并且这三项成本在过去3年里都在持续上升。突发疫情导致大量门店关闭,春节期间的储备的原材料全部损失以外,房租支出和人力成本都不能停。

针对春节前进货带来的滞销问题,同和居、同春园、鸿宾楼、眉州东坡等餐企纷纷采取“社区团购”这一方式,将库房里的生鲜产品平价售卖给附近的居民。

“疫情给餐饮企业带来很大困难,但总体看目前疫情在减缓,复工人数逐渐增多。”朱丹蓬表示,如何降低运营和配送成本,如何降低运营风险性是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目前来看,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薄弱的,更多的在做外卖服务,共享员工这块的参与度是不高的。当前把社区服务好,提高菜品品质,把防疫安全做起来,对于中小型企业有一定帮助。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贺保贵表示,2月10日开始,众多企业开始了复工潮,协会统计了尚在开业北京餐饮企业的地址、电话并向社会公布,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目前仍在积极了解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下一步针对的是人群密集的写字楼等就餐需求,防止交叉感染。“到店自提、外卖进行‘无接触服务’,以及鼓励扫码支付是目前应对疫情的有效方法。”

根据企业现金流缺口问题,人民银行联合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部署金融支持防控肺炎疫情相关要求,同时金融机构也在驰援。

近日,西贝餐饮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主要用于支付西贝员工工资。另有多家银行也都表示要为西贝提供贷款,还有投资机构要注资入股。西贝的合作伙伴,阿里旗下口碑和饿了么也预付5000万元,用于购买西贝的餐券以表支持。

贺保贵认为,西贝、华天餐饮等不少集团公司已经获得资金支持,以保证正常运转。而小型餐饮企业相对来说摊子小,部分店面春节前已经放假,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恢复起来较快。

 

商场加快线上探索升级

除餐饮企业外,百货行业的中小商户同样面临销售骤降、库存积压、房租工资等现金支出的多重压力。

疫情发生后,为减轻商户因无法正常营业而遭受的损失,包括万达、龙湖、华润等在内的100余家商业地产企业宣布为商户减免租金,共同度过低潮期。

此外,探索线上线下联动已经成为实体商业发展的大趋势。砂之船集团总裁许军曾表示,目前集团已有智慧商城,但还不完善。受疫情影响,接下来集团要加速推进线上布局。

不只是砂之船,华润五彩城、北京长安天街、杭州四大龙湖天街等众多实体企业都在拓展新的销售方式和渠道,通过组建微信群、推送门店微信,发力线上商城等形式,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在北京长安天街微信公众号上,针对不同业态,长安天街为消费者组建了不同的微信购物群,包括时尚服饰类、儿童亲子类、生活优选类等,消费者扫描商城提供的二维码即可进群交流。

作为最早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老百货,在实体门店打烊期间,银泰百货旗下喵街APP仍提供线上服务,为商户提供线上流量,缓解库存压力。近日联合淘宝,邀请近千名导购在家直播卖货,实现“无接触购物”。

据了解,为助力中小商户度过难关,银泰商业集团在春节期间已出台针对中小商户商减免闭店打烊期间租金的措施,节后在与商户逐一协商落实中。同时计划未来正常经营后3-6个月,将对中小微商家改变原本季度预缴租金的约定,实行按月缴纳,以缓解资金压力。

如果说发生疫情前,实体商业距离数字化还有些遥远,那么经过此次 “演练”,也促使实体商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疫情之下,也看到了企业与消费端的自救与互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