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游久的前身是爱使股份,是上海老八股之一,一直以来深受上海人民的喜爱,粉丝数常年维持在10万加,不过随着基本面的恶化,如今的ST游久股东数堪堪维持在5万左右。
这5年来,随着游戏主营业务的覆灭,从赚上亿到营收不如一家包子店,ST游久的股价从最高的36跌到最低的1块3毛1,真是妥妥的脚踝斩。
今年以来,随着MT系事件发酵和退市线(主营收入不要一亿)压制,上半年股价跌出最低的1块3毛1,对套牢的散户再次进行一次暴击。
从公开的基本面来说,ST游久不说是一个金矿吧,但最起码是物有所值。爱使股份给ST游久在上海留了幢小洋楼,价值3亿左右吧。账面上还有2000万的投资房产,保守估计一个亿左右总有的。然后有6%多的北京信托股权,毛估估10个亿有的,再加上还有2、3亿的理财、股票等,公司没什么公开负债,总资产15亿以上肯定有的。而按照1块3毛1的股价算,市值10亿左右,按照2块5的股价算,市值20亿。不知不觉中,ST游久见底以来差2分就翻倍了。
利空因素来说,公司直线躺平,二、三股东作为主营业务的运营者,受债务缠身,已经无心业务了,每年运营成本4千万加,而大股东也不做任何动作。此外,由于是MT系控股的公司,未知风险不可预测,可能包括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等,借用李宁的话说,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基本面就是这么个基本面,不算差,更不算好,同比ST板块里,算非常好了。
刨除这波ST行情的综合影响,那么从ST游久的量价关系中,来解析ST游久的翻倍之路,且听且信。
第一阶段:12月9日至2月9日
ST游久这一段时间内,股价自由落体,每天交易量不过几百万,而消息面上,ST游久确认2020年年报亏损,退市阴影笼罩。随着股价的不断新低,也为后续翻倍行情打下了基础,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第二阶段:2月10日至3月8日
在ST游久价格跌出吸引力后,先是资金做了一波技术性反弹,股价从最低的1.31涨到了最高的1.7,这波就是纯粹的技术性反弹,量能上虽然有所放大,但换手率依旧维持在非常低的位置。只是一个正常的技术性反弹。
第三阶段:3月9日至5月26日
这一阶段,ST游久股价在1.5到1.7之间做了一个小箱体整体,量能也同比有所以放大,控制在一千万以内。这一阶段的主要意义在确认1.31的有效低点。同时抬高了低点,并没有形成标准的双底形态,这说明长期认可了1.5的平台价值。
第四阶段:5月27日至6月30日
这一阶段,受到ST板块整体的强势,叠加新资金入局ST游久,股价呈现出缓慢的量价齐升。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庄家进场了,而卖盘则主要集中在年初下跌那波套牢的资金盘。毛估估主力的综合成本在1.8到1.9左右,不会偏离太多。而且这些高点基本都是主力资金打出来,再反复进行下砸,收集足够的筹码。随着行情的发展,只要消息面上不出现太大的利空,股价很难再跌回到2元附近了。
第四阶段:7月1日至7月9日
这是一波标准的控盘拉升。7月1日当天呈现出冲高回落的局面,和12月9日的价格形成标准的对称,也是最后一次试探性拉升,放出了6000万的近半年最大量,这地方主力资金仍然以买为主。7月2日,缩量下跌,清洗追涨失败的资金,为拉升做好最后的准备。7月1日至2日,两天交易量合计成交约1亿,按照主力买入一半计算,入局约5千万,折合约2500万股。由于这股一直以来每天交易量不过几百万,主力资金的流入就比较明显了。之后就是缩量拉升,7月9日,放量出货砸盘,至于是不是完全出货了,个人估计资金不会只赚几十个点,就放弃一个可以控盘的股票。因此很大程度上这个股是要构建第二个箱体,并且提升股票的活跃度,吸引散户的跟随,为下一波行情的发展做好准备。
总结来说,距离下一个年报公布,提前2个月计算,8月到2月,还有4个月时间来关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所以目前的价格继续交易,是难得的好交易标的,只要控制好资金,小仓位翻个倍是很容易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