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双碳目标下ESG投资有何新趋势?
进入“十四五”新时期,我国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相继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和“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注重环境保护、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将逐渐成为主流社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价值共识。
双碳目标下的ESG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受关注,并成为评估其ESG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若能有效管理和减少碳排放,将获得更高ESG评级。二是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物理风险(如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正在影响企业的ESG评级和投资决策,因此企业需要更好地管理和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三是随着ESG投资的普及,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以满足投资者对于可持续投资的需求。
问题二:ESG与绿色金融有什么关系?
ESG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三个维度,投资者通过采用ESG投资标准来考察公司在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等各个环节上的表现,由此寻找到既能创造股东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同时还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即ESG强调经济与环境、社会、治理之间的平衡发展,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则是指帮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对绿色生产、生活活动提供投融资的金融服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规模迅速扩大,并已初步形成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在内的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根据《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2》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绿色金融规模达24.6万亿元,其中绿色信贷20.9万亿元,可持续证券投资3.07万亿元,可持续股权投资约0.63万亿元。
在目前环境背景下,环保、减排、科技创新、实现双碳目标等已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之一,因此ESG的评价标准会被应用到绿色金融中,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必要的金融手段,而ESG是绿色金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评价标准和体系,通过在资本市场开展ESG投资,可助推资本市场转型和绿色金融发展,并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结合具体的绿色金融产品看,当前我国市场中的公募基金是ESG投资的主要践行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ESG基金在规模和数量上持续增长。据《中国ESG基金发展情况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ESG从44只增加到125只,增长率为184%,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基金累计规模也从594.87亿元升至1101.27亿元。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ESG基金为144只,总规模为1176.67亿元,其中,92只为主动型基金,规模为967.48亿元;52只为被动型基金,规模为209.19亿元。
问题三:ESG投资策略有哪些?
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机构投资者逐步加深了对ESG投资的价值认识,并把ESG理念纳入投资决策中。根据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和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等国际组织初步达成的共识,目前市场上ESG投资主要可分为7种策略,分别是:负面筛选、正面筛选、规范筛选、ESG整合、企业参与及股东行动、可持续发展主题投资和影响力投资。每一种投资策略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一起综合使用。
表1 ESG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GSIA,ESG亚洲报告
其中,ESG整合策略和负面筛选策略在市场中的应用相对广泛。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在各类使用ESG投资策略的资管产品中,采用ESG整合策略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市场上份额占比最高,2020年规模合计为25.20万亿美元,占比43.03%;采用负面筛选策略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市场上份额占比次之,2020年规模合计为15.03万亿美元,占比25.67%。
图1 各类ESG投资策略产品规模及发展趋势(单位:十亿美元)
图片来源:GSIA.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0
- ESG整合策略
ESG整合策略是指将ESG理念与传统财务分析相融合,进行全面的项目评估,以形成投资决策。在进行ESG整合时,投资者通常会采用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方法。早期由于数据量较少,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后随着ESG披露数据的增多以及量化分析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ESG信息量化并纳入公司分析的框架中。
图2 ESG整合策略流程
资料来源:CFA
- 负面筛选策略
负面筛选策略是七种策略中历史最悠久的方法,即在投资过程中规避会对社会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业和企业,如烟草、军工等。但这种策略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是从价值本身来评价,伦理道德的内在价值与评判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且不同投资主体的主观评判标准不尽相同,无法形成统一的筛选框架。二是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同,负面剔除的标准设定也存在障碍。因此在实践中通常结合其他策略方法联合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