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提示
1.1 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5 公司简介
■
■
1.6 公司拟以2015年末总股本8,232,101,395股为基数,以2015年末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共派送现金红利740,889,125.55元,本次分配后剩余的未分配利润5,138,364,696.56元转入下一年度。本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此预案尚需本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二报告期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本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提供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并从事自营投资与交易,包括:证券经纪、期货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资产管理、研究咨询、IB业务、QFII业务、融资融券、直投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场外市场业务、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业务、私募基金托管业务、新三板做市业务、收益凭证业务、私募客户资产托管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等。 配合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设立了辐射全国的财富管理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电话理财中心,重要渠道已覆盖国内大型投资基金、金融机构、知名企业投资者和海外大型QFII等。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证券营业部295家,区域分公司10家,期货营业部26家,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倡导卓越领先的金融服务理念,以“通道与非通道并重、散户与机构并重、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内涵与外延增长并重;推进公司各项业务均衡发展,良性互动,全面发展高端与机构业务”为基本战略,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
2015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A股在上半年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上证综指在6月上旬攀上了5187.19点的年内最高点之后,走势急转直下,开始了一轮历史罕见的暴跌;7月开始,为避免股市暴跌引发系统性风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稳定平准市场措施,股指在下半年逐渐盘整、企稳;截至年末,上证综指报收3539.18点,深证成指报收12664.89点,分别较2014年末上涨9.41%和14.98%。
2015年A股一级市场融资额、二级市场交易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一级市场权益类融资额9,217.73亿元,同比增长72.51%;二级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0,967.61亿元,同比增长239.62%。非金融企业债融资额6.53万亿元,同比增长50.62%,其中,短融中票规模4.56万亿元,同比增长44.06%;公司债规模10,037.01亿元,同比增长678.70%,企业债规模3,421.02亿元,同比下降50.93%;资产支持证券规模6,031.92亿元,同比增长86.13%。
2015年证券行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快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未经审计的 2015 年度证券公司经营数据,全行业总资产规模达6.75万亿元,比2014年底增长65%;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751.55亿元,同比增长120.97%,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690.96亿元,同比上涨156.41%;证券承销与保荐及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 393.52 亿元,同比上涨 63.84%;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 274.88亿元,同比上涨 121.05%;证券投资收益1,413.54 亿元,同比大幅上涨 99.01%;利息净收入 591.25亿元,同比上涨 108.39%。证券行业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447.63亿元,同比大幅上涨 153.50%。
三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四2015年分季度的主要财务指标
五股本及股东情况
5.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5.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
注:关于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补充说明:本公司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尚未有相关进展。
5.3公司无优先股。
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截至2015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1,544.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9.58亿元,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9.15亿元,利润总额54.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4亿元。
本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6.1经纪业务
6.1.1 母公司经纪业务情况
2015年,公司经纪业务在稳住现有业务优势基础上积极转型创新,逐步建立了独具方正特色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精细化的经纪业务考核体系;同时,发挥现有业务优势,稳固基础、确保利润,聚焦开户引流、产品销售、机构客户及高净值客户的培育和开发,实现网络与网点并重,线上与线下互补,向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转型升级,推动了公司经纪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代理买卖净收入市场份额连续四年高速增长,报告期代理买卖净收入市场份额达到2.32%,较2014年增长11%,四年累计增长42%,已相当于增长出一个中小型券商的规模,行业排名第13位,较2014年上升2名。
推进网点新设,布局兼顾深度与广度。网点作为各项业务的承接点,地位至关重要。2015年公司网点规模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网点91家,网点数量达到244家,覆盖全国22个省级区域。在加快网点新设速度的同时,大力推进网点标准化建设,推动网点快速复制,成功实现了网点低成本扩张。
多渠道引流,客户数量大幅增长。2015年公司开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银行渠道推广模式,全国范围与7家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同时积极推进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力度,极大的拓展了开户引流渠道,并取得明显效果。2015年公司新增客户数较上年同期增长4倍,新开户全国份额达到5.11%,客户数量倍增,已排名行业前列。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广泛引流、自建平台、增加粘性、经营客户”为方针,积极拥抱互联网,成立互联网金融研究与工程院,跨界引入批量互联网人才,聚焦自研,极大地加强了公司经纪业务平台建设,实现客户平台的全渠道接入(移动App端—小方、网上交易端—泉友通、网页端—泉友商城、电话端—呼叫中心、微信端—微信小方),在强大平台支撑基础上,以客户满意为导向,持续优化互联网平台业务功能及客户体验,小方开户时间缩短2倍,电话、微信、在线客服等方式服务满意度近100%,几个月内获取粉丝数量超过50万。
积极布局财富管理。凭借强大的投资顾问团队、业内领先的“泉友会”服务体系、多元化的产品,积极向移动的财富管理转型,多维度服务客户,多层次满足客户需求,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及优质的服务水平。产品线日趋丰富和完善,金小宝、收益凭证、银行理财、现金港、私募FOF基金、新三板基金等产品深受广大客户欢迎。金添利系列产品全年共销售406只,新增规模75.67亿元。互联网化金融产品“金小宝”,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全年规模净增100亿以上,累计签约客户130万户。
机构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15年公司机构业务客户规模快速扩张,新增机构客户是上期的3.4倍。聚焦新三板、私募PB业务,其中私募PB业务综合服务规模达到111亿元,实现PB业务收入3063万元。2015年公司机构业务发展着眼未来,开拓创新。积极拜访中小企业和中小微金融企业客户,报告期内已经有2648家中小企业入库,为进一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业务奠定良好基础。
6.1.2民族证券经纪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民族证券经纪业务平稳运行,取得业务收入和客户规模双丰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纪业务条线一方面强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产品线,深挖传统通道业务潜力;另一方面,努力拓展创新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要。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营销渠道,丰富微信平台业务功能,年内在微信平台增加收益凭证交易功能、关注用户统计功能、场外基金定投业务和金小宝交易功能,推进微商城改版,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结合市场热点推出微信专享版理财产品。
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69万元,较上年增长2.3倍;实现利润总额149,359万元,较上年增长2.74倍;代买卖收入份额0.71%;全年新开户23万户,是上年同期的10倍;非通道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全年实现创新与交叉业务净收入8,900万元,较上年增长40%。
6.2自营业务
6.2.1母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情况
2015年的A股市场完整的演绎了过山车式行情,权益投资业务在下半年不能减仓的要求下仍保持全年高收益。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股指期货、期权的投机,套保策略研究,建立量化投资模型并对现货投资提供帮助,开展阿尔法对冲和港股投资业务。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把握市场有利时机,择机适当扩大投资规模,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大力发展交易类业务,增加了公司的整体交易量及市场影响力,扩大了有效交易对手群;针对国内券商传统固定收益业务向FICC业务转型的大趋势,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汇、黄金、大宗商品等领域相关业务的开展、研究和人才储备。
创新投资业务2015年发展情况良好,除了投资传统的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金融产品外,还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大力拓展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和公私合作模式的融资业务,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虽然2015年市场的整体收益率水平下降很快,但创新业务目前已形成投融资一体化发展的业务模式,储备了较多优质项目,投资收益率有很好的保障。
6.2.2民族证券自营业务
报告期内,民族证券的股票自营业务努力克服市场剧烈震荡及业务暂停带来的消极影响,全年实现投资收益-332万元(不包括做市股票);开通股转系统挂牌股票做市业务,全年做市股票6只,实现收益140万元,浮动收益636万元。
固定收益业务实现投资收益16,701万元,投资绝对收益率15.74%。市场同期,中债总财富指数5.59%,上证公司债指数9.03%,在东方财富网678只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64名。
衍生品业务起步良好,全年收益互换业务收入68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
6.3资产管理业务
6.3.1母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资管分公司结合资产管理业务整合和转型要求,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新的人才战略和组织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确立了“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举”以及市场化对标的人力资源建设方针;严格考核和优胜劣汰,确立绩效导向和追求卓越的内部文化等;积极推动创新业务和特色业务,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产品线进一步完善,新增报价型、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类型。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440.53亿元,其中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23.19亿元;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411.04亿元;专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6.3亿元。
公司各资产管理计划均取得较好业绩,“方正晋商1号”、“方正金泉友1号”、“方正长九1号”本期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进入同类产品前30%(据wind统计)。
6.3.2民族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民族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8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250万元。目前共有65只定向产品、6只集合产品和4只专项产品。
2015年,新增18只定向资管产品、3家合作银行,完成3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和设立,并实现660万元的业务收入。其中,新设立的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民族金股棒1号”,是利用银行资金、客户资金和公司自有资金共同运作的新型股票型分级产品,此产品的成功设立,标志着民族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已进入主动协调外部资源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融合创新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对资产管理业务创新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6.3.3方正富邦创融资产管理业务
方正富邦创融是方正富邦的全资子公司。报告期内方正富邦创融资产管理业务实施差异化经营,重点发展机构业务,为以银行为主的机构客户提供投融资一体化的综合资产管理服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方正富邦创融专项资产管理规模约人民币331亿元,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6.4投资银行业务
6.4.1 民族证券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民族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推荐业务等方面进步明显,特别是在债券融资、新三板推荐挂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承销规模、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年末,累计完成承销业务规模241亿元,较上年增长222%;实现营业收入20,517万元,较上年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11,618万元,较上年增长630%;累计完成承销、保荐、财务顾问等项目33个。承销收入行业排名第58名,较上年前进9名,财务顾问收入行业排名第51名,较上年前进3名。
6.4.2 瑞信方正投资银行业务
本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由控股子公司瑞信方正开展。报告期内,瑞信方正总承销金额为246.24亿元人民币,共完成14个主承销项目。
6.5信用业务
6.5.1母公司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获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试点资格,进一步有效补充了公司信用业务体系。公司信用业务保持增长趋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213家营业部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信用账户累计开户96,578户,是上年同期的1.3倍;融资融券余额237.72亿元,占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份额为2.02%。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开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权限客户1,063户;累计初始交易金额17.37亿元,其中报告期内新增初始交易金额4.15亿元;期末待购回金额0.96亿元;公司累计开通股票质押交易权限客户20,451户;累计初始交易金额134.67亿元;期末待购回金额61.45亿元。2015年公司累计实现信用业务息费净收入24.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64%。
6.5.2 民族证券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借助市场及客户投资热情,民族证券的信用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两融余额由年初的85亿元跨越式增长到峰值146亿元,增幅达72%,市场份额0.66%。截至报告期末,实现息费收入8.6亿元,较上年增长92%,信用业务规模收益率13.23%,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6.6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
2015年,公司继续发挥投资银行部与营业部的业务联动,加大宣传力度和系统性资源开发力度,共完成签约项目345家,同比增长275%;完成协议余额33,506万元,同比增长321%;实现挂牌家数48家,同比增长100%。同时为3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做市商服务。2015年,公司大力推进定增、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的开展,完成定增39次,新三板全业务链基本成型。随着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实施、投资门槛降低、竞价交易推出、转板制度落地以及并购交易活跃的预期,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大。2016年,公司将继续扩大投资银行部门规模、提高团队素质,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全业务链,提高全方位服务中小企业的综合业务能力及盈利能力。
6.7研究业务
2015年,公司研究所继续在业务及人员构成上做出积极的战略调整和扩充,强化了中小盘、传媒、军工、医药、金融工程等领域的实力,在电子、化工、食品饮料、有色、非银行金融、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节能环保、轻工等领域持续扩大影响力,并新增了新三板、通讯、商贸零售研究小组,对宏观和策略组进行了补充和调整。一个研究覆盖基本完整、具有明显特征的大中型卖方研究所的格局已经形成,借助北京大学在宏观经济和新产业研究方面的优势,汇集优秀卖方分析师,公司研究所正成为市场上最活跃的卖方研究机构之一。
2015年,公司研究所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包括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一名、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十名、最佳销售服务团队第十名、中小市值研究团队第一名、传播与文化第一名、食品饮料团队第三名、有色金属团队第三名、公共事业团队第三名、电子团队第四名、基础化工团队第四名、医药生物团队第五名等,在“水晶球奖”、“金牛奖”评比中公司也获得多个奖项。
6.8期货经纪业务
本公司的期货经纪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方正中期开展。2015年度,方正中期日均权益规模73.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34%,受下半年股指政策性限制影响期末权益60.97亿元,同比下降5.36%。2015年成交活跃创历史新高,成交量14,493.11万手、成交额288,822.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3%、134.07%,增幅均高于行业水平的42.78%和89.81%,尤其是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更是大幅高于行业水平。
6.9直接投资业务
本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方正和生开展。2015年度,方正和生及其下属直投基金新增股权投资项目7个,累计投资金额3.95亿元;2015年,方正和生新设立2只直投基金,涵盖大健康、创新(新三板)、产业升级(并购重组、跨境投资)等策略领域。
6.10基金管理业务
本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方正富邦开展。2015年度,方正富邦发行并管理7支公募基金产品,管理资产规模92.41亿元;专户业务管理21支专户产品,管理资产规模85.39亿元;方正富邦基金管理业务品种逐渐多样化,基本形成涵盖权益性、指数型、债券型和货币型的产品线,资产管理规模也在不断提升。
6.11另类投资业务
本公司另类投资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方正投资开展。方正投资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创新产品、非标准化产品的开发和投资,2015年主要开拓和投资方向为:金工衍生品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信托、主动管理型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产品、财务顾问业务等。经过两年的运营,方正投资各项业务已经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已投资金2.8亿元。投资主要集中于集合信托计划,投资标的多为城投平台,投资风险适宜,获利稳健。在市场整体收益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此类项目锁定较高的投资收益,获得了稳定的利息收入。
6.12境外业务
方正香港作为本公司开拓境外业务的平台,于2014年8月15日在香港注册登记成立,并于2014年12月19日取得香港证监会第一类证券交易规管活动牌照,于2015年6月19日正式开业。
6.13代销金融产品
2015年全年,公司共代销金融产品规模2,130.8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53.72万元。
6.14其他创新业务发展情况
2015年,公司紧密围绕行业创新发展趋势,稳步推进各项创新业务。3月24日,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同意方正证券开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试点的函》,获得开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试点资格。与此同时,公司还在积极筹备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融资业务、新三板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ETF期权做市商业务、账户管理业务等创新业务的资格申请工作。
七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7.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未发生变化。
7.2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7.3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更情况
本公司于2014年8月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取得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但未取得实际控制;2015年8月,公司实现了对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因此将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纳入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