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今天股市最新消息(股市与楼市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12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

弄不清楚,这是监管机构发布的第几个文件了,更搞不清楚,还要发布多少类似文件、类似指引、类似要求。从规范股市行为、增强监管有效性来看,当然需要在制度层面出台更多的文件与规范,需要堵塞各种可能存在的漏洞,需要为股市的规范化运行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但是,从这些年来监管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来看,有的是符合股市发展规律的,有的是应景而出的,有的则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利益需要,因此,这些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导致股市在这些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的作用下,反而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带来股市的不稳定。譬如2015年的股市严重震荡,就与当时的制度规范和政策要求有密切关系,与允许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有很大关联。再如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或紧或松,变化不断,需要时,鼓励,不需要时,打压。这样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是很难对股市稳定形成有效支撑的,甚至会产生破坏作用的。

就当下的股市来说,显然重点并不在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制度、规范,而在于改善股市生态,把已有的政策措施、制度规范等执行好。如果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度规范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再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毫无作用。恰恰是,监管机构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只知道不停地给予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供给,没有重视这些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的落实。

譬如退市制度的执行,就显得很软弱、很乏力、很没有震慑作用。但凡退市制度强势一些,上市公司也不敢太过造次。又如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套现问题,也没有严格按规定执行,只强调分红,不强调套现资金的监管,结果,股市就变成了摇钱树和造币机器、造富平台,造成股市的血被上市公司大股东大量抽走。而监管机构反而在沾沾自喜地认为市值增加了多少多少,而不看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多少多少、不看垃圾公司增加了多少多少。再如投资者利益保护,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信息披露造假、暗箱操作等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给投资者赔偿了多少?

也就是说,在监管层面,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供给与股市生态改善和环境建设是脱节的,供应的不一定是质量不好的东西,但不是市场和投资者需要的,最终导致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供给与市场需求、投资者期盼不统一、不协调,如此,股市又怎么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又怎么能够走出低迷呢?

这样的问题,不只是在股市,在楼市也是如此。从管理层到地方政府,都只知道制定出台政策,想用小恩小惠引诱居民购房,却不让开发商降价售房。也就是说,管理层与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并不是购房者需要的,也不是广大居民期盼的。广大居民最盼望的,就是开发商降价售房。期盼的不给,不需要的,或实惠不多的拼命供应,自然楼市就不可能走出低迷状态了。

一样的低迷,一样的政策供给,一样的信息不对称,一样的问题,一样的结果,一样的大起大落。所不同的是,楼市出了问题,债权人买单、银行继续给开发商输血,而开发商该转移的财产都已经转移。股市则是无数中小投资者买单,大股东和机构赚钱,该转移的财富也进行了转移。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就在于管理层、监管层只顾自己的感受,只想从出台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中寻找自己的快感、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而不考虑投资者、购房者的感受,不看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出台后的。

也正因为如此,希望管理层、监管层不要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上了,这些方面很重要,但中国股市和楼市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而是市场生态,是能否把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执行好,把投资者和购房者的利益维护好。只有市场生态改善了、规范了、健康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才有作用,才有出台的价值和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