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华塑的名字还以为是前不久刚上市不久的华塑股份(SH:600935),11月底刚上市,怎么这么快就被ST,赶紧查了一下原来是另外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有意思的是ST华塑的全称是华塑控股(SZ:000509),一个华塑控股,一个华塑股份,不清楚的还以为是母子俩。
华塑控股的主营业务是全科医疗服务,演出、会展服务(20年度),注册地在四川省南充市;华塑股份是氯碱化工企业,注册地址在安徽省滁州市。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言归正传,ST华塑在今天干了件大事,公布了大A全市场2021年度的首份年度报告,安安也来凑个热闹,看看首份年报的成色几何?
一、保壳大战
公司披露业绩的时候,同时披露了《关于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披露显示:
“公司2018、2019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于2020年4月1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华塑控股”变更为“*ST华塑”,由于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为负,且扣除前后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及相关过渡期安排,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交易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规定,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实际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指标相应年度次一年度的年度报告需不存在以下四种情形:
(一)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 1 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 1亿元;
(二)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三)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年度报告;
根据上述最新修订的规则,如果公司2021年报数据不能有所改善,摆脱上述四项指标,那么被处斩退市就是板上钉钉了。
公司直接触及上述四项中的前两条,看公司如何咸鱼翻身?
1、净资产转正:华丽转身变国企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于2020年12月通过非公开发行普通股向湖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资管”)募集资金总额2.48亿元,发行完成后,湖北资管持有公司表决权比例为 29.08%。湖北省国资委通过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制湖北资管,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湖北省国资委。
2019年末,公司的净资产为-0.97亿;2020年末,公司的净资产为1.5亿元。
公司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成功将净资产转正,并且化身国企,666!
要知道2020年末,注册制春风已起,湖北资管作为地方国资委控股子公司,花2.48亿去买一个业务亏损,并且净资产为-1个亿的ST公司?能有何用?
2、营收破亿:绝处逢生的并购
净资产转正,但是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怎么破?
公司2021年报的数据如下:
好家伙,公司2020年度还是5千万的收入,到2021年直接就增长到了2.95亿,翻了5倍;收入增长了这么多,可是扣非净利润却仍然毫无起色,甚至比去年还多亏了200万。
虽然公司在2021年度依旧保持亏损,但是收入突破了一亿元的大关,完美避开了退市的硬性要求,可喜可贺!
先看公司21年分季度的营收、利润情况:
前三季度的总收入也不过3500万,眼看退市在望,四季度忽然小宇宙爆发,营收狂飙到了2.6亿,只可惜,收入越多亏得越多,四季度亏损为年度之冠,亏了1000万。
四季度2.6亿的营收是如何办到的呢?
根据公司披露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康达瑞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瑞信”)现金购买深圳天润达持有的天玑智谷51%的股权;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增加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业务,快速切入电子信息显示终端这一战略性新兴行业。
2021年9月28日,天润达持有的天玑智谷51%的股权过户至康达瑞信名下,公司将其纳入合并范围。2021年度,天玑智谷营业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4,238.40万元,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82.28%。完美保壳!
二、并购疑云
公司公告中对天玑智谷的评价如下:
“天玑智谷作为电子信息显示终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在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细分领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公司以1.02亿元购买了深圳天润达持有的天玑智谷51%的股权。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天玑智谷净资产为0.92亿元,评估值为2.01亿元,增值率为117.31%。
就是这样一家“优质”的公司,还属于高估值的电子信息行业,评估增值率仅为117%,着实有些匪夷所思。
1、堪忧的盈利
天玑智谷2021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情况如下:
天玑智谷产品的整体销售毛利率只有11%;
公司全年营收6.53亿元,净利润0.21亿元,净利率仅为3.2%。
2、羸弱的研发
因为并购了天玑智谷,公司在2021年报中终于有了研发情况的披露,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家全年营收有6.5亿的“电子信息显示终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全公司的研发人员仅有可怜的36人,而且36人中仅有5名本科,0硕士。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研发队伍能研发出来什么高科技的产品出来。
为了验证研发人员的数据,继续来看公司的员工专业构成情况:
2020年员工专业构成情况如下:
2021年员工专业构成情况如下:
公司20年度的技术人员共35人,21年度并购了天玑智谷后,技术人员增长到了81人,如果不考虑人员变动,天玑智谷的技术人员可能也就只有46人。46人中有36人做研发,基本匹配。
公司虽然报告中浓墨重彩的介绍了天玑智谷在“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细分领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但是根据公司披露的盈利能力和研发情况,天玑智谷实际上很可能只是一家电子代工企业。
三、结语
其实吧,都是瞎操心!
毕竟盈利、研发什么的都在其次;
只要,壳还在;
就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