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策略哥来给大家拆解一只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导者——炬光科技的基本面逻辑与技术面逻辑,以便给大家提供一种个股的分析思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进行深度挖掘与跟踪。
图表1: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一、基本面投资逻辑
1)深耕激光行业,业务覆盖中上游
炬光科技成立于2007年9月,主要从事激光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炬光科技注重技术积累、积极向中游领域拓展业务,主要业务包括半导体激光业务、激光光学业务、汽车应用(激光雷达)业务、光学系统业务,在中国西安、东莞、海宁,德国多特蒙德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均配备核心技术团队。2021年12月,炬光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图表2:炬光科技的主营业务涉猎激光产业链中上游
资料来源:炬光科技招股书
炬光科技成立初期专注于半导体激光业务,2008年第一款半导体激光器产品问世,2010年获得首个发明专利授权,2017年完成对LIMO的收购实现了从原有的“产生光子”业务向“调控光子”的拓展,2019年成立汽车事业部进军激光雷达市场进一步从上游向中游渗透,2022年成立系统应用和家用医美两大军团继续布局中游产业。
图表3:炬光科技发展历程
2)收购LIMO进军“调控光子”领域,拓展业务范围
公司于2017年完成对LIMO的收购,由此进入“调控光子”即激光光学业务领域。LIMO是专业的激光光学元器件、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研发及生产商,在全球微光学领域技术领先,曾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颁发的全球光电行业最高荣誉之一Prism Awards棱镜奖。
激光光学技术利用微光学透镜对激光进行整形,并通过调节光斑参数实现对激光源产生光子的精密控制,满足特定应用对激光光斑形状、功率密度和光强分布的要求。经过光学整形后的光斑有助于激光器开拓应用场景,与半导体、消费电子等产业深入融合。
同时,近年来公司的激光光学业务收入保持上升趋势,2021年激光光学业务收入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5.32%。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光学元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568亿元,同比增长12%,2027年有望增长至3095亿元,激光光学业务市场空间有望保持逐年扩张。
图表4:中国光学元件市场规模、增速图,以及炬光科技历年激光光学业务收入及增速
3)上游中游协同发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2年公司积极应对全国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收入方面,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上游“产生光子+调控光子”业务实现稳健增长,中游泛半导体制程光子应用解决方案取得突破,上中游协同发力,同时积极拓展客户,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年净利率为23%,相比2020-2021年的9.33%和13.64%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布局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信息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经营效率,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
二、技术面信号
1)股性来看,这股属于流通市值近80亿的中小盘科创板个股,自上市以来也诞生过涨停板和大阳线,股性比较活跃。同时,这股具备自动化设备+光刻胶+芯片+激光雷达等多重概念,具备较强的联动炒作概率。
2)技术分析来看,这股从前期上市高点232.08元一路震荡下跌至78.11位置,股价调整时间较长,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同时,在78.11低点诞生之后,这股呈现出典型的放量上涨、缩量下跌特征,量价关系较为健康,低位补量特征明显,且筹码也开始低位单峰密集,有望走出一波补涨行情,建议可以沿着5、10日均线附近位置跟踪。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参考资料:
1.20230228-开源证券-炬光科技-中小盘信息更新:业绩符合预期,平台型领先技术公司前景广阔2.20221114-开源证券-炬光科技-光子魔术大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