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0后小伙子李庆恒火了一把,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从事快递行业5年,在人才济济的杭州,脱颖而出成为高层次人才,获得了杭州政府100w住房补贴。
这是小哥的人才鉴定证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众所周知,快递行业是靠体力吃饭的活,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怎么也想不到会与高层次人才挂钩。
他是怎么在众多的快递员中脱颖而出的呢?
套用冰山模型来分析,首先是动机——对行业的热爱。
据说之前他是在咖啡馆工作,工作环境舒适,但是他却觉得无聊,看到别的快递员工作风风火火,他心之向往。这也体现了他的性格特质,喜动不喜静。李庆恒对行业的选择也体现了普世的价值观,应了一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其次是能力,他在快递行业,从客服开始,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包装箱。他跟大多数做同样工作的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不仅仅止于做重复性工作。
他还学习了有关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一次次快递行业技能PK赛,获取了许多的荣誉证书。
在2019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像“快件延误的基本赔偿原则是什么?墨尔本国际机场的航空代码是什么?”这样的百科全书似问题,他也能清楚的知道,并从众多物品中挑出航空禁寄物品。
快递小哥的日常(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他平时的工作表现积极主动,遇到618、双十一等大促活动时,李庆恒经常主动请缨,前去支援一线。打包、发货经常忙几个通宵。
了解了他的工作日常,他获奖也就不奇怪了。从他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技能是可以被替代的,比如物品的分装,打包等技能,而一些能力不管他未来去到新的领域也是可以用到的,比如学习能力。
图片来源圈外同学
- 对照冰山模型李庆恒的显性表现
- 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加班,打包技术熟练,熟悉物流法
- 隐性能力:对物流管理,航空物流知识熟悉,掌握,并且能实际应用,带领团队参加比赛
- 冰山下价值观,性格,动机:喜动不喜静,喜欢挑战,热爱快递行业。
在工作中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相对于冰山模型,你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在哪个部分呢?
第一、投入知识,现在单纯的知识其实很难赚到钱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报了很多课,学了很多知识没法变现的原因。
因为知识≠思维,假如你能背下百科全书,但是你背下的知识还是没法变现,你无法靠记忆力来提高收入,你能够用来变现的是你如何快速背下这本书的方法。
第二、投入技能,比如说现在短视频火热,你也想在短视频领域有一番作为,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自己拍或者帮别人拍。不管哪条路,你都要花时间和成本去投入学习这个技能。
它是有门槛的,门槛高,职场天花板也很高。但是并不是每个行业的门槛和天花板都是固定的。
就像前几年程序员比较吃香,因为人才稀缺,企业往往会溢价聘请,但是当市场越来越多的程序员涌入的时候,程序员的编程技能从稀缺变成了普遍的技能。如果你还想在程序员这个岗位发展,就很有必要给自己再增加新的技能。
严格来说,你选的不是行业,职场的天花板在哪,取决于技能的稀缺性。
第三、投入能力 像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岗位,对技能没什么特殊要求,看起来门槛不高,职业天花板很高,而且收入范围很广。这属于能力型岗位。
能力的提升是可以跨行业,跨职业的。积累到一定高度,哪怕行业不行,换个行业一样值钱。
在冰山模型下,你会发现,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只有你清楚的找到跟工作匹配的要素,会让你在职场上走得更顺。详情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文章:没想到冰山模型还可以这样用!【职场达人说】
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能力的打磨和认知自己是最好的选择。
大多数人会学习产品,碎片化知识和并不稀缺的技能,考各种证,最后还是无法提升收入。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这么选择呢?三点原因:
1.学习知识和技能最容易。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容易做的事而不是正确的事。
2.受限于目前岗位的定位。技能导向型岗位对能力没有要求,只要求流程熟练就好,人的惰性使人没有动力去学习。
3.没看清楚工作的性质。任何的工作本质就是帮助一部分群体解决问题。一家公司也是在解决某类用户的问题。
总结一下,你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知识,技能,能力和你是否能够认清自己,并且能在竞争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把时间投入在哪里,你的能力提升就在哪里,随之你的收入也就在哪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