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四日地量盘整后,周四(12月13日)A股终现放量中阳。
12月13日,沪深两市双双小幅高开,股指短暂回踩后震荡走高,大基建、大消费板块集体发力,带领股指全线中阳收于早盘高点,两市量能较日前明显放大。
截至收盘,沪指报2634.05点,涨1.23%,成交额1324亿元;深成指报7808.04点,涨1.43%,成交额1725亿元;创业板收报1348.50点,涨0.73%,成交额512亿元。
量能上看,沪指全天成交1324亿元,较上日成交890亿元明显放大,在连续的地量后,出现放量中阳,市场人气逐渐复苏。
全天,A股盘面呈现了多时未见的普涨行情,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涨,家电、大基建板块强势领涨。
放量中阳背后四大信号
实际上,在经过连续多天的缩量震荡后,A股市场在近期开始频频释放底部信号,而机构对市场的态度也普遍呈现谨慎乐观。
信号一、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海通证券表示,2018年以来A股震荡下跌,上证综指从1月29日最高点的3587点最低跌至10月19日的2449点,最大跌幅达32%。目前A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认为市场很可能进入2014年以来牛熊周期的末期,战略上乐观,但是迎接黎明还要经历一段穿越黑暗的反复磨底时期,黎明信号如广谱利率下降、信贷放量、改革落地。
信号二、长期资金加速入市
在A股构筑估值底时机,各路资金已经默默地开干。
Wind数据显示,12月13日,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6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4.5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1.63亿元。
继两周前净买入109.85亿元后,上周(12月3日至12月7日)北上资金再次净买入125.8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7.4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8.4亿元。
截止到12月13日,北上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2970.7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802.0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168.65亿元。
另外,A股市场国际化取得新进展,继MSCI、富时罗素后,又一家全球知名的指数编制公司标普道琼斯日前宣布,将部分中国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
除外资外,作为国内长线资金的养老目标基金也在稳步推进。
近期,万家稳健养老、富国鑫旺稳健养老、银华尊和养老3只养老基金“同档”火热开售。据了解,这批养老目标基金中有一家吸金10亿左右,成为迄今为止首募规模最大的养老目标基金。
人社部日前刊文指出,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已有14个省区市进行委托投资,投资总金额近6000亿元,未来还将加快推进职业年金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进程。
事实上,职业年金在“入市”路上也再进一步。据了解,21家机构近期将完成“中直职业年金”的述标工作。据推算,职业年金初始入市规模近千亿元,未来每年还将有增量资金不断入市。
信号三、年底回购潮“接踵而至”
今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在此情况下,A股公司回购规模也是连创新高。
Wind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已有707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次数1039次,累计回购规模438.63亿元,回购股票数量61.03亿股。
从回购规模来看,2018年以来A股公司回购规模较2017年全年增幅达376.98%,且接近2013年-2017年这五年的总和。
数据显示,今年已有107家A股企业回购规模过亿,其中美的集团、均胜电子、永辉超市区间已回购金额分别达28.28亿元、18.01亿元、16.28亿元。
信号四、政策宽松预期加强
近期高层会议释放政策利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国常会大幅减税对创投企业而言,是一重大利好,也给A股的创投概念再添薪火。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接下来重大政策利好再度催化,指数低迷震荡僵局或将打破。此时量能是关键,若后市量能改善可以持续,短线做多氛围或将大幅改善。
机构对行情普遍谨慎乐观
2018年接近尾声,再有11个交易日,今年A股市场行情行将结束。对于明年的投资机会,综合来看,一些大型机构分析师多表示乐观,如海通荀玉根表示,A股处在第五轮牛熊周期末期,估值已见底,战略上乐观。中信建投张玉龙认为,2019年A股市场低位波动,具备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预期股票市场在三四季度将逐步走高。
姜超:债券牛”向新一轮“股票牛”切换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明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应对这个情况,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需要更多借助财政减税、改革。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正从债券牛市进一步向新一轮股票牛市演化过程中,这取决于减税效果,改革进展等因素。
姜超认为,减税是经济繁荣的基石,坚定支持民企,减税降费居首。国内减税已经开始了,但是力度还不够大。增值税税率如果降低2%以上,将对企业带来较大的减负效果。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通过大规模减税,有望改善企业盈利,从而也有利于推动股市有较好表现。
展望未来,中国可能会选择收货币、减税负,这意味着有望走向美国式的股债双牛之路,2017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在2018年开启了债券牛市,而2018年开始的减税意味着新一轮股票牛市也在酝酿当中,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黄玉涛:股票市场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预计明年GDP实际增速6.3%左右,名义GDP增速8.5%左右。三季度经济或短期企稳,一方面是由于专项债发行规模增加可能会在二季度支撑社融增速短期企稳,另一方面是外部不利冲击可能在二季度体现较明显,相应可能会带来之后的政策调整。通胀并非明年市场与政策的风险因素,预计CPI增速大致与今年持平,PPI增速回落较明显。二季度之前仍然是享受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时间窗口,利率债和高评级信用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股票市场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
从具体行业看,首先看好通信、电子、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行业;海外投资者偏好的食品饮料等稳定型板块属于次优品种;银行、地产、券商的投资机会也会慢慢凸显。
荀玉根:估值已见底 战略上乐观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A股处在第五轮牛熊周期末期,估值已见底,战略上乐观。
从宏观背景看经济从类滞胀走向类衰退,底部打磨期重视高股息率公司,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产政策有望微调。A股2~3年一次风格轮换,盈利趋势是决定风格的核心变量,催化剂是政策,2013年鼓励并购,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再次支持创新,成长风格将逐渐占优。战略布局新时代新产业,先进制造如5G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服务消费如医疗健康、保险。
荀玉根表示,今年以来A股业绩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下跌主要源于杀估值。当前政策底已出现,市场短期反弹,但还要经历政策上业绩下的磨底期,黎明信号如广谱利率下降、信贷放量、改革落地。当前A股不断对外开放,预计2019年外资流入规模为4000亿。假设自由流通市值规模不变,2019年A股外资持股比例有望上升至8.8%左右。
张玉龙:预期A股在明年三四季度将逐步走高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表示,2019年A股市场低位波动,具备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预期股票市场在三四季度将逐步走高。成长板块引领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是资本市场的主线。
张玉龙认为,首先,通信、电子、计算机和高端制造等行业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次,海外投资者偏好的食品饮料等会得到持续配置;第三,银行地产等广义金融板块具有高股息的特征,在信用利率下行过程中也会受益。随着经济和市场触底,券商的板块行情也会慢慢凸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