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沪指最高点是多少(怎么突然就暴涨了)

大行情啊,
 
A股突破前高了,
 
沪指最高涨到3315,收盘3312,不管收盘价还是最高价都突破了1月30日的最高点(3310)。
 
 
港股表现更亮眼,
 
阴跌一个月后终于迎来大反弹,
 
恒生指数涨了4.3%,恒生科技指数涨了6.8%。
 
此时,小伙伴最关心的肯定是:
 
怎么突然就涨了,以及未来行情可能怎么走?
 
我们试着找找资料来梳理下这波行情~
 
 
01
行情
 
(1)之前为什么跌?
 
先简单回顾下这波行情,
 
港股和A股都是去年11月1日开始反弹的,也都在今年1月27日见到最高点。
 
不过,之后两者走势截然不同,
 
港股是阴跌一个月,然后在今天大反弹。
 
A股则是高位震荡了一个月,然后在今天突破前高。
 
 
背后的原因嘛,
 
港股回调主要是美国通胀预期再起,美元走强造成的。
 
港股是离岸市场,受美元流动性影响较大,美元强,港股就弱;美元弱,港股就强。
 
去年11月后的反弹就伴随着美元指数的一路走低,而2月初刚好是这波美元行情的低点,之后一路反弹,从100.8涨到了105,也就把港股又拉下去了。
 
 
A股震荡则是信心不足,
 
“强预期、弱现实”,这句话小伙伴应该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吧。
 
都知道疫情放开后,经济会复苏,但复苏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底,怕被经济数据打脸,所以把行情拉上来后就不敢贸然做多了,也就有了“永远过不去的3300点”。
 
表现在行情上,就是指数高位震荡,但成交量持续萎缩,上周五已经萎缩到7256亿,这么低的成交额在去年4月、10月都出现过,背后都是信心严重不足。
 
 
(2)今天为什么大涨?
 
搞明白了压制市场的因素,也就能解释今天的大涨了(当然是事后诸葛亮的解释,不过对理解行情有帮助)。
 
事实上,也有不少人给出了答案——PMI超预期
 
9点半公布的数据显示:
 
2月份,制造业PMI为52.6,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50.6;非制造业PMI为56.3,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54.9。
 
 
这意味着什么呢?
 
经济复苏强劲。
 
于是,观望资金吃了一颗定心丸,不怕会被经济数据打脸了,也敢进场了,成交量放大到了9000多亿。
 
(3)何去何从?
 
这里也要强调下,
 
和事后诸葛亮的解释不一定靠谱一样,对短期行情的预判也很可能不靠谱,但对我们理解市场有帮助,所以也说一下,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市场。
 
其实,之前也写过,就是中金对港股行情的预判。
 
(已经涨45%了,是谁在爆买港股?)
 
他们认为港股行情会分三步走:
 
第一步,空头回补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修复行情,大概带动恒指从14600点涨到21000点左右。
 
第二步,估值修复。
 
在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国内疫情政策转向的推动下,港股有望再涨5%-8%,也就是涨到22000-22700点左右。
 
第三步,盈利修复。
 
在业绩增长带动下,港股有望再涨6%-10%,也就是涨到24000-25000点附近。
 
从行情上来看,他们预测挺准的,这一波恒指最高也就涨到22700点,完成了估值修复,然后被美元指数反弹拉下了水。
 
盈利修复行情还没有出现,如果PMI超预期真的预示着经济复苏超预期,那行情可能还值得再期待下。
 
当然,按照中金的预测,上行空间也不是很大,这点也要引起注意。
 
 
02
基金
 
接下来再说说基金,
 
这种短期快速拉升行情中,选指数基金好呢?还是选主动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好呢?
 
先说港股基金,
 
考虑到汇率原因,我们以恒生ETF为基础设置筛选条件,
 
去年11月1日到今年1月27日,恒生ETF涨了42%。
 
1月30日到2月28日,恒生ETF又跌了8.2%。
 
上涨、下跌过程中都跑赢恒生ETF的港股基金(港股仓位超过60%)不多,只有4只。
 
 
港股老司机中,
 
只有罗佳明在上涨过程中跑赢了恒指ETF,但在下跌过程中跑输了。
 
A股基金,我们用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替代下吧。
 
在1月27日之前的上涨中,50多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中,只有3只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了沪深300ETF(沪深300涨了19.18%)。
 
 
面对这种短期上涨行情,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增强基金,都可能因为错判行情,导致涨幅跟不上指数。
 
所以,短期行情的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指数基金。
 
至于主动基金,是相对指数是有超额收益,但这说的是长期收益,短期内都有可能跑不赢指数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