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3月单月利润增速为19.2%,较1-2月收窄3.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结构上看有何亮点?后续走势如何?
量升价减,工业利润降幅收窄
“量”增支撑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筑底企稳。从量、价、利润率三因素拆分来看,代表“量”的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前2月的2.40%升至3月的3.90%;代表“价”的PPI同比在3月继续下降1.1个百分点至-2.50%;营收利润率一季度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降幅较1-2月走阔。但需求恢复偏慢下企业营收修复斜率小于成本增加斜率,掣肘工业企业利润修复幅度。一季度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分别升至85.04元和8.49元,同比增长0.97元和0.40元,增幅较1-2月均有扩大。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企业盈利改善的最大拉动力量
从利润增速看,采矿业利润增速持续回落,公用事业增速仍处高位但有所放缓,制造业盈利改善是支撑工业企业降幅收窄的核心。1-3月,制造业、采矿业、公用事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4%、-5.8%、33.2%,分别较1-2月提高3.2、降低5.7和降低5.4个百分点。制造业细分行业看,上游原材料降幅普遍收窄但仍较高;中游装备制造是对工业企业盈利改善拉动最大的行业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贡献较大;部分消费子行业盈利改善,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以及家具行业恢复较快。
从利润占比看,中游利润占比回升,上游和下游占比回落。2023年一季度利润占比相较1-2月提升较高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1pct),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9pct)、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pct)、汽车制造业(+0.7pct)。根据图2行业分类进行测算,一季度采矿+上游原材料、中游装备制造、下游消费制造+电力水利润占比分别为37.8%、27.5%和34.3%,1-2月分别为38.2%、23.8%和37.7%,上中下游利润结构趋于均衡。
后市展望: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延续改善
从库存周期看,工业企业在阶段性累库后再度转向被动去库。3月PPI继续下行或指示库存或仍存在一定的去化趋势,本轮库存下行周期尚未见底。考虑经济弱复苏的状态,从被动去库到主动补库的拐点预计在下半年出现。
从工业企业利润看,短期PPI或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形成拖累。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各行业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恢复正常,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促进企业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并且随着成本压力缓解和一季度后基数走低,工业企业盈利改善有望延续。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