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计提商誉减值分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

5月9日,去年业绩大降的海王生物(000078.SZ)收到深交所关于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其中商誉计提等问题备受关注。

去年年报显示,海王生物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为-10.27亿元,较上期由盈转亏,同比下降1,201.21%。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前,海王生物发布预告称,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亿元—9.6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显然,10.27亿元的亏损,超出了业绩预告的亏损范围。记者也发现,这个数值也创下了海王生物近年来最大亏损纪录。

2021年才扭亏为盈,2022年为何又突然陷入巨亏的泥潭?根据该司相关人士此前对媒体的解释,去年经营确实有压力,但如此大的亏损额度主要还是商誉计提以及应收账款等方面引发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8年,海王生物加快收购兼并和资源整合的力度,通过外延式并购发展,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较大的商誉。

而据2022年年报,报告期末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7.46亿元,本期计提商誉减值5.24亿元,较上期增加3.4亿元,占2022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为50.98%。

那么,此次商誉减值测试过程是否合理?计提金额较2021年大幅增加的依据是什么?

深交所要求,列示报告期计提商誉减值相关子公司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期计提金额及较上期同比变化情况;并补充说明报告期商誉减值测试过程、减值测试重要假设、关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预测期、收入增长率、费用率、利润率、折现率等)的选取依据及合理性,本期关键参数选取与2020年和2021年相比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原因及合理性。

与此同时,深交所也要求海王生物结合相关子公司业务开展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明确说明判断报告期计提的具体依据、计提的具体原因及计提金额较2021年大幅增加的合理性,本期计提是否审慎、合理,是否符合相关公司经营实际及行业发展趋势,前一年度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年审会计师也被要求,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计算过程、重要假设及关键参数的选取依据等进行重点核查,并就报告期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合规性、前期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发表明确意见。

除了商誉减值问题,上述问询函中海王生物的应收账款等问题也被提及。

年报显示,海王生物应收账款本期余额为192.35亿元,本期计提坏账准备1.80亿元,较上期增加1.09亿元,涨幅颇大。其中应收药品医院客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0.8%增长至1.38%,应收器械医院客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1.36%增长至2.04%,应收非医院客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3. 14%增长至3.74%。显然,医院客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较上期显著提高。

深交所要求该司按账龄结构列示应收账款余额与上期相比变化情况,结合本期医院客户收款账期变化、历史损失率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补充说明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特别是医院客户较上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还有其他应收账款问题。年报显示,海王生物其他应收款本期余额为19.31亿元,其中往来款8.11亿元,同比增长6.85%;供应商返利6.1亿元,同比增长8.93%。本期计提坏账准备1.52亿元,较上期增加1.4亿元。

可见,本期坏账准备同比大幅增加。深交所要求海王生物按账龄结构列示其他应收款余额及与上期相比变化情况,结合历史损失率、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你公司其他应收款各账龄区间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审慎、合理,本期坏账准备较上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同时,列示往来款对应前十大收款对象的名称、金额、形成原因、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补充说明往来款项是否已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是否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或违规财务资助,并补充说明应收供应商返利款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供应商返利款的相关会计处理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