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医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办医院,医院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就是负责免费给民众看病的,医疗行为中根本不存在经济计算。这种免费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结果和其他所有公用事业一样,就是缺乏动力,医生的看病行为没有动力,根本不想给病人看病。
另外一种免费是治疗费用全部报销。全额报销的后果很明显:病人对治疗行为失去预算约束,反正不花我的钱,你们随便治,医院对这种情况当然求之不得。但作为买单者,政府必须控制预算。
公费医疗,是指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按规定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一项社保制度。
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实施免费医疗的有193个,但这一数据并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同时,不同国家对免费医疗的定义和实施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国家只是对部分人群或部分项目提供免费医疗,实际上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目前,真正实行全民免费的国家只有英国、瑞士、瑞典、丹麦、挪威、冰岛、加拿大等欧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公民无需缴纳医疗保险就可以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是看病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药费、挂号费等。
其中包括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国家,如墨西哥,将穷人纳入大众医保,需要缴纳数额不等到医疗保险费,但全家看病不再缴纳任何费用,包括住院期间的伙食费、救护车费等。
再就是印度,财政收入虽然不高,但也敢于实施免费医疗。尽管医疗条件并不好,医生水平也不高,因为好医生都跳槽到私立医院去了。但这一制度却将印度庞大的贫困人口纳入其中,使得穷人敢去医院看病,费用基本全免。
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医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热点,而医疗制度改革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近些年来在不断推进。它自然也成为历年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今年也是如此,有关“免费医疗”相关议案和提案有很多。政协委员提议应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从儿童和老人先开始。
第14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表示,我国应当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他在提案中指出,国家应该将全民免费医疗列为基本国策,并尽快逐步推进6岁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医疗的制度。
这一提案经媒体曝光后,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人们纷纷表示,当前住房、教育、医疗是压在中国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但与住房和教育相比,医疗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没有钱,可以住一般的房子,教育也可以不用上那么昂贵的学校,可是如果得了病,就没有办法凑合,即使花再多钱也得住院治疗。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担心住院花钱,所以得了病也不及时就医,一拖再拖,最后导致小病拖成大病,早期拖成晚期,变成重症,以至于无法挽救生命。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在治病的过程中,花光了积蓄甚至变卖房产,以至于出现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
实际上,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探索免费医疗的路径,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儿童医保和妇幼保健联动计划的意见》,推出了“0元起付钱”和“单病种门诊费用全免”等政策,旨在提高儿童的医疗保障水平。
政协代表提出的,推进6岁以下儿童和80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这一提案,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为逐步过渡到全民免费医疗所做的一次初步尝试。事实证明,只有搬走长期压在百姓身上的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才能让广大民众敢于消费,从而打通中国经济的内循环。
由此可见,实施全民免费医疗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广大民众的好事。那么,目前我国是否具备了实施“免费医疗”的客观条件了呢?
一、目前国家财政收入还难以负担起免费医疗的全部资金
2021年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在提案答复函中指出,公共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所需资金,最终都是以税收或社会保险的形式,来自于人民群众。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减税力度不断加大,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医保报销水平的提高,医保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财政和医保难以负担起免费医疗的全部资金。
考虑到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财政支撑能力尚且有限,医保筹资水平还不高,基金支撑能力还不足,一段时间内暂时不具备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各项基础。
从国家卫健委的答复中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财政收入有限,免费医疗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由此可能导致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减少。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全民医保制度,即通过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共同缴纳医保费用,来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既能减轻个人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又能避免免费医疗带来的弊端。
二、医疗资源短缺
除了财政收入不支持以外,如果实施全民免费医疗,现阶段我国还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体匮乏,尤其是医生和护士数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还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城市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相对先进,但是医疗服务价格较高,难以负担。而农村和一些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相对落后,很多农村居民的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如果在此情况下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将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导致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加,负担加重,同时还会加剧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
三、现存医疗制度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革
中国医疗制度的复杂性也是全民免费医疗政策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包括基本医保、商业医保、公费医疗等多种形式,医疗费用也包括药品、检查和治疗等多个方面。
医疗制度的复杂性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价格不透明、不确定和不合理,也使得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为了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必须对现有的医疗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和重构,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四、如何在医疗制度改革中避免全民免费医疗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在医疗制度改革中,还需要考虑如何避免全民免费医疗的弊端,因为免费医疗会造成以下负面影响:免费医疗会消除竞争机制和价格信号,导致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下降,不赚钱的生意,医院不会太过用心。
同时,免费医疗会诱发许多无效和不合理的医疗需求,比如一些医院会捆绑销售一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周边产品,并导致医疗资源的供应短缺。
国外实行免费医疗,但是治疗需要提前预约,有的甚至需要提前3-6个月,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段等待时间有可能是致命的。在此情况下,有钱人可以请私人医生或者出国治疗,而一般家庭则无能为力,只能耗着,小病也可能拖成大病。
正因为如此,国家出于全面考虑,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是不会贸然推出全民免费医疗的。
结语
总之,免费医疗是我国医疗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也是我国医疗改革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分阶段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委员们的建议,先从儿童和老人开始实施也符合这一发展路径,下一步改革可能会围绕着这一思路进行。
鉴于中国国情,对于未来实施的全民免费医疗要有一个正确理解,所谓全民免费医疗,并不意味着是完全由财政负担,而是一种保障水平更高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一般来说个人支付比重基本上不超过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