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高位接盘是什么意思(高位接盘多只股票亏20%-40%的原因)

股市大跌之下,过去两年崛起的一些新生代明星基金经理开始露怯了。

近日,锂电负极龙头——璞泰来的一季度财报让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变动曝光。2021年一季度,在其他基金经理纷纷减持璞泰来的情况下,冯明远掌管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选择了逆势加仓。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末,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持有386.84万股璞泰来,市值约6.21亿元;截至2022年3月底,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持有406.12万股璞泰来,市值约5.71亿元。信达澳银新能源基金在一季度加仓了19.28万股,但持仓市值却比去年底还低了8%。

背后原因是璞泰来的股价过去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自去年11月29日创下股价最高点以来,璞泰来一路下跌。2022年3月初最低跌至116元,区间跌幅42%。但其目前股价较2021年初仍然是翻倍。

探长研究了一下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在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持仓变化,发现冯明远对璞泰来的操作并不是个案。去年三季度以后,冯明远加仓或新开仓的不少股票大多买在了头部位置,这导致其买入后即出现亏损,部分股票亏损幅度在20%-40%之间。

 

以2021年四季度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新开仓股票中兴通讯为例,四季度冯明远一举买入1184.91万股中兴通讯,持仓市值3.97亿元。从周线图看,其买入价格在31-34元之间。然而,中兴通讯自2022年1月份起持续暴跌,最低跌至21.5元,区间跌幅高达35%。如果冯明远没有及时斩仓,这笔投资的浮亏将会高达1.4亿元。

 

再来看冯明远另一个高位买入的例子。2021年四季度,冯明远持仓东阳光(SH:600673)2958.86万股,比三季度末增持了300万股。从股价走势看,冯明远的增持成本应该在10元以上,正好买在了该股票的头部区域。2021年12月以后,东阳光一路下跌,目前股价约7元。如果冯明远今年一季度仍然持有该股,则其账面亏损已经高达30%以上。

 

再来看冯明远在新能源概念股欣旺达的操作。2021年四季度,冯明远买入了605.89万股欣旺达,同样是在40元以上的股价头部区域买入。冯明远买入后,欣旺达股价即开始下跌。目前,欣旺达股价跌至23元,如果冯明远没有清仓,则其在这支股票上的亏损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冯明远高位接盘的股票特征都基本一致。例如,2021年四季度,冯明远增持买入2094.67万股方大碳素,持股数量比三季度末增加了一倍,买入均价应在10元以上。目前,方大碳素股价跌至8元,冯明远增持股份浮亏20%以上。

 

散户都知道,高位加仓,一把亏光的道理,作为专业投资基金经理的冯明远为何还冒着巨大的风险在顶部区域大幅开仓一些涨幅巨大的赛道股呢?究竟是对行业判断失误还是另有隐情?

事实上,作为信达澳银基金的“台柱子”、被誉为公募“科技猎手”的冯明远去年以来的业绩并不好。天天基金网显示,冯明远目前管理的11支基金过去三个月的业绩亏损在10%-23%之间;过去半年的净值亏损在13.9%-21%之间。过去1年内,冯明远新发的4支产品全部亏损,亏损最高的信达澳银领先智选混合亏损23.33%。2020年1月末发行的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混合C刚刚满2月,净值已经亏损15.97%,让很多投资人叫苦不迭。

2020年6月认购爆表的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混合A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收益率15%,但过去6个月的回报接近-20%。刚推出两个月的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混合C更是亏损15.97%。

事实上,冯明远如今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早期发行的几只基金,比如他的成名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信达澳银先进智造股票型以及信达澳银精华配置混合A。这几只基金都在3年以上,受益于前几年冯明远布局科技和新能源行业,业绩表现很不错。

但是,这种路径依赖成就了冯明远过往几年的业绩,让他崛起为信达澳银的顶流基金经理,但同时也成为束缚其业绩的绳索。正如上面所展示的,冯明远对新能源和5G通信类科技股的错误判断导致他在去年三四季度高位时接盘,高位加仓,低位割肉,和散户的操作没有本质区别。

 

在赛道股泥沙俱下的时候,冯明远往日的那些对科技股的神奇押注正在不断失灵。他似乎和过往很多昙花一现的明星基金经理一样,正走向躺平和吃老本的旧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冯明远管理基金总规模高达458亿元,超过了信达澳银基金总规模的一半,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外界对基金“明星依赖症”的讨论和质疑。但是,无论对冯明远还是信达澳银(3月末已经改名为信达澳亚基金)来说,依靠明星效应吸引基民,实现规模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似乎依然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所以我们看到,信达澳银任命冯明远为公司副总经理,似乎是为了稳住公司盈利的“台柱子”;而冯明远在自己的标杆基金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净值不断下跌时,宣布出资100万认购,则是为了稳住投资人。

按照冯明远的管理规模,他每年为公司实现的管理费收益高达6亿元,他本人则可以拿到数千万元的业绩激励和分红。相比之下,100万元的回购只不过又是一个“老乡别跑”的旧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