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通用航空这个板块的故事有点儿多。
最轰动的要数东莞首个通用航空的制造项目开始动工,总投资达到了5.2亿美元,项目如果能成功建成,年产喷气式通用飞机100架、各类型螺旋桨无人运输机111架、年产值能达到35亿元,直接弥补了东莞在高端通用航空领域的空白。
以上这些惊人的数字,是否足以吸引你的眼球?
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空运输以外的运用民用航空器进行的航空活动。
俗话说粮草未动,政策先行。国家对于通用航空的支持力度似乎从未减弱。从官方发布的通用航空“十四五”规划中“通用航空器期末在册数达到3500架”,再到河南省力争到2035年通用航空产业规模要突破千亿元,雄心壮志已经跃然纸上。
毕竟,一个靠谱的目标,就是让产业玩家能跳起来摘桃子,既拒绝躺平,也拒绝好高骛远。
投资者们在得知一系列利好的消息面后,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板块指数也从谷底爬出,实现了五连涨,像航发动力(600893)、中航西飞(000768)、航发控制(000738)、等玩家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而且从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例如航发动力,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1.21%,提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通用航空板块涨幅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通用航空的庞大市场,看看哪里还蕴藏着宝藏和机会。
一、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通用航空广义来讲包括农林喷洒、医疗救援、航空培训、客运货运等多个方面的活动,从一组数据你就可以看出通用航空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价值,美国的通用飞机制造带来的收入超过了100亿美元,通用航空相关产业为美国GDP贡献超过了1%。
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通用航空快速发展是从最近五六年,伴随着一系列通航政策的密集出台,才开始加速的。从2014年开始的五年里,通用航空的市场规模从19.6亿元直接飙升至36.7亿元,复合增长率突破了15%。据专业机构预测,到明年的时候,通用航空的规模将突破60亿元大关。
规模的增长也拉动了玩家的入局,运营企业的数量较五年前增长了快一倍,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通用航空的机场数量也突破了330个,较前一年的240多个有了较为快速的增长。
通用航空玩家的数量
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在暗示着,通用航空的春天正在一步步到来。
但是现实的铁锤相较于魔幻的泡沫,更容易给人带来冲击。纵向看,我国的通用航空确实呈现高速增长,但是横向看,以通用航空业务额为例进行比较,我国的通用航空仅相当英国的3/4、法国的1/2、美国的1/25,通航作业时间仅为美国的4%左右。
虽然难以望其项背,但还要奋起追赶。
二、大行业,大玩法
打开通用航空的产业链,从上游看,主要是飞行器的供应商、航油的供应商和通航保障系统,中游则是通用航空的运营玩家,下游则是前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么大的产业链,当然会有不同的投资逻辑。
通用航空产业链
就拿上游的飞行器来说,我国在通用航空领域的飞行器的制造能力还是离世界顶尖水平略有差距,这个市场长期被欧美传统玩家垄断,而且部分零部件如固定翼飞机发动机仍需依赖进口。直到去年,我国通用航空器数量才首次超过运输航空。
航空器的分类
从生产市场来看,北美占据全球通航飞机交付量主导地位,从制造玩家所在国看,美国制造商的交付量也占到全球的6成以上。所以在飞行器这个领域,我们还真的只是小学生。这也就决定了随着下游通用航空的需求规模增大,更容易增加上游飞行器供应企业议价能力。
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
所以笔者开篇提到的东莞开动首个通用航空的制造项目,才显得更外珍贵,为我们飞行器实现自主可控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游巨头们的强势,就让中游的运营企业捞不着什么便宜。据笔者和行业内朋友沟通,中游的玩家们就基本不具备市场定价权,也印证了微笑曲线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道阻且长,长路漫漫
我国的通用航空行业从最近两三年的发展节奏来看,已经相较于更早快了很多,从顶层设计到玩家的参与,积极性有了显著提升。
但是积极归积极,我们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制造能力说实话还稍逊一筹,能满足国内20%的市场需求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了。这里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此外,通航基础建设及审批程序、政策法规和体系等配套不完善,都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少哪一环都不行。
所以这个赛道的投资,绝对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劝你还是赶其他赛道的风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