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朋友对这种新颖的结算模式还比较模糊,澎湃农业用中粮榆树举例,从期货合约、结算价格角度入手,为大家做一个解读,以下为澎湃农业个人愚见,请各位多多补充指正:
一、期货合约:
每种期货合约都有一定的月份限制,到了合约月份的一定日期,就要停止合约的买卖,准备进行实物交割。文中提到的C1901-C1905指的就是玉米期货合约,其中1901数字代表进入19年1月份就将进入实物交割月份,以此类推。
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值,我们称之为“基差”,当基差为负的时候,我们称现货贴水;当基差为正的时候,我们就成为现货升水,说明当前现货紧张。所以,通过基差的变化我们看以更清楚的看到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变化关系,通常在商品贸易中运用基差进行所谓的“点价”交易,所以说,现货贸易离不开期货的功能,反过来说,充分发达的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结算价格:
我们可以看到,中粮榆树采用了折标14%水1500元/吨的基础价格,与现行的厂家挂牌价三等1790元/吨,差价为290元/吨。昨日期货合约C1901收盘结算价为1871,按照其“基差标准—180元/吨”,若卖粮户选择当日结算,结算价为1691元/吨,与挂牌价1790,相差99元,这么一算,是不划算的。
所以只有当期货价格>厂家挂牌价+“基差160/180元/吨”,澎湃农业称之为可结算点,这个账才划算。因为玉米期现价格的趋同性,选择此种结算模式的朋友,是对未来坚定看涨的, 当期货价格涨至可结算点,卖粮户结算获利!
三、此种模式优缺点:
对企业来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价格进行预付货款,既保障了生产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资金压力。
对卖粮户而言:规避了等价过程中粮食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可提前套现部分货款,缓解自身经济压力,同时若实际市场价格真的下跌至基础价格之下,又保障了卖粮户因价格变化而损失掉的收益,但澎湃农业认为,市场价格下跌至1500元/吨的可能性特别小。
此种模式缺点:
期货市场不同于现货市场,其中充斥着大量投机者,利用资本杠杆炒作价格,有时可能会脱离基本面的正常结构关系,影响卖粮户点价结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