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年,5月18日国资委召开“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 、5月27日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具化了重点实施路径,明确了全新投资线索。本文旨在梳理八大国企改革投资方向(双专科/资产盘活/资产重组/资产注入/股权激励/分拆上市/回购/分红)并筛选潜在受益标的(“国企改革30”)。
● 方向一:“双专科”优先。注重支持“双百行动” “科改示范”改革专项工程和“专精特新”企业,改革路径为资产证券化(上市或资产注入)及公司治理改革(如股权激励),建议关注“双专科”A股交集(18家)。
● 方向二: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国企壳特征为缺乏持续经营能力(ROE /盈利增速/现金流不高)和长期丧失融资功能(低频换手率/再融资)。
●方向三:同业竞争资产重组。国资委强调国企做强做精主责主业,关注央企集团低效同业竞争上市平台间(小市值/经营不善/主营产品类型存在重合/旗下A股2家及以上)的资产整合预期。此外,国资委鼓励“央企交叉持股”资产重组形式。
● 方向四:“大集团、小平台”资产注入。央企非上市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一般满足特征:(1)集团未上市资产较多(资产证券化率较低);(2)上市平台市值不高且数量稀缺,应重点关注“大集团、小平台”型上市国企(如军工、电力、铁路领域)。
● 方向五:科技类股权激励。复盘历史数据看,央企股权激励具有较强业绩驱动效应,从结构上看,“科改示范行动”旨在通过股权激励提升科创国企竞争力,建议关注科技型、中小市值央企股权激励预期。
●方向六:整体上市央企“A拆A”。国资委鼓励上市央企分拆子公司上市,预期名单可能满足:(1)整体上市,即仅控股1家上市平台;(2)内部业务板块多,即主营产品类型分散;(3)估值较低且最好旗下有科创类竞争性资产。
● 方向七:低估值回购。历史熊市期间多家国企回购稳定预期且高回购比例国企在熊市过后有望获得较高超额收益。
● 方向八:高现金分红。建议关注高分红占比(最近三年分红总额/归母净利润)国企,一般拥有周期类行业、现金流较好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