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微粒贷坑人吗(警惕微粒贷假客服诈骗)

近日,西安再次发生一起以修复征信为名的诈骗案件,一名女子被假冒“微粒贷”客服骗走了17.3万元。这起案件再次提醒人们警惕类似诈骗,并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护。警方已介入调查,但骗子仍在活动,可能存在更多的受害者。

据了解,骗子利用了该女子此前曾通过微粒贷借款的信息,声称要修复征信并降低贷款利率。在通话过程中,骗子不仅掌握了女子的个人信息,还了解她银行卡中的金额。为了蒙蔽受害者,骗子提供的转账链接显示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使得受害者陷入了信任误区。

 

在短短几十分钟内,骗子通过聊天软件指挥受害者完成了多笔转账,总计达17.3万元。受害者事后发现自己的电话无法正常拨打,并怀疑自己的手机被骗子控制。报警后,警方已对涉案账户进行了冻结,并立案展开调查。

这起案件揭示了诈骗团伙的专业性和嚣张态度。近期,虚假征信诈骗多次出现新变种,骗子利用不同的借口和身份冒充微粒贷客服、金融机构或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受害人。他们准确地掌握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打消受害人的疑虑,进一步获取信任。

 

为了让受害人恐慌和急于解决问题,骗子声称个人征信受到影响,要求受害人关闭或注销账户,并转账汇款。为了进一步窃取个人信息,骗子还会诱导受害人下载聊天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便窃取银行账户卡号、动态验证码和密码等敏感信息。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个人征信。因此,当接到任何与个人征信有关的电话时,应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大家应该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特别是涉及个人财务和银行账户的情况。微粒贷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真正客服不会随意打电话给客户要求关闭或注销账户。

其次,谨慎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将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和银行账户信息等。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与相应机构核实。

 

此外,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软件。骗子常常通过诱导受害人下载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获取个人银行账户的重要信息。只信任官方渠道提供的软件,并保持软件的及时更新。

最后,保持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及时更新手机和电脑的安全防护软件,定期修改密码,并定期检查银行账户的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面对日益猖獗的诈骗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通过自我保护和警惕,才能有效地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受害者。同时,也呼吁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尽快破案抓捕诈骗团伙,以保护广大市民的财产安全和利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