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以集合投资方式从大众手中筹集到资金并经专业基金管理人统一投资和管理而获得回报的金融产品。具有多样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与它的优势相伴而生的还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诸多风险挑战。
下面我们从对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风险种类及成因进行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防控对策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以及投资者教育三个层面,目的在于对推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股票投资基金是信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给社会公众的集合性有价证券。投资者通过买入基金份额等方式将基金集中向基金管理公司或其授权的专业机构投资,统一管理后按有关规定分配收益。
这一投资方式集中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并通过专门机构进行运作与管理,达到规模经济、风险分散。作为间接金融工具,给投资者带来更加方便多样的投资选择。
证券投资基金有如下几个特征:
1、多元经营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研发不同种类的基金产品,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投资者。从投资目标,投资策略,投资范围以及投资期限来看,基金产品可分为很多类型,满足各种投资需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型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QDII型基金等。
2、职业分工
为促进投资效率与收益水平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需由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人统一负责。他们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地分析与决策市场。
基金管理人具有对金融市场有较深理解的专门知识,能及时把握市场动向、行业趋势及企业发展状况。他们可以通过研究分析确定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机会并制定投资策略。
3、规模大
基金业是一种以资本为基础,以较大规模的募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费用、行政费用,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议价权、竞争优势。
4、受监管
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基金监督管理问题,当前主要有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行业规范与标准的制订,则有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共同参与。
这些法律法规是为维护基金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公正,透明,有序而制定。监管机构应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强化基金运作,募集,投资以及信息披露过程中的监督,从而保障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类型和产生原因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个追求风险与收益相结合的理财产品。在进行基金投资时,投资者要知道和意识到有很多风险因素会给基金造成负面影响。现将证券投资基金中常见风险种类介绍如下: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股市行情波动而使所持证券价值降低或不能及时卖出。它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产业发展,市场供需状况以及投资者心理。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风险最为普遍。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6-7月,中国证券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导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其中部分基金净值甚至下降50%以上,充分反映出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特定主体违约或者其信用状况改变而造成一定期间损失或者不能及时收回的一种风险。企业信用风险主要由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以及信用评级决定。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型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固定收益证券,所以信用风险对于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当买卖双方都不介入时,资金不能按合理的价格完成资产交易或者不能满足赎回需要。流动性风险的大小与市场深度及广度,流动性弹性,投资者流动性偏好等因素紧密相连。
以2015年7月份为例,受股市大幅下跌、部分个股暂停上市或者涨跌幅限制等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基金管理公司所经营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出现了大量赎回的压力。针对这一现状,部分基金必须通过延期赎回和暂停赎回来保证其流动性及资金运营正常。这恰恰反映了流动性风险对资金运作的影响。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合同条款不明,变更或者实施不力,引发纠纷,造成损失。商业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可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司治理问题。
如合同条款不明或者合同执行不力等都会造成交易上的纠纷与损失。此外,法律、法规的改变也会对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企业的经营方式、合规性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法律风险。
5、操作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于人为因素、制度因素、管理因素或外部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风险。操作风险是一种内部产生的风险,贯穿于各种经营活动。例如,在去年十月,华夏基金的系统出现问题,导致一些客户无法正常进行基金的购买和赎回。中国证监会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并罚款了三十万元。这个例子展示了操作风险对基金公司所造成的冲击。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应对策略
想要避免证券投资的风险,需要从多维度多方面采取措施:
1、强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的制度是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根本保障。企业应根据其业务特点、规模和复杂程度,建立适应性强的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完善的组织结构、全面覆盖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完备的风险识别、评估、报告、监控和评价体系等。
企业应定期评估和修订其风险管理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法律法规的更新。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沟通和配合,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并积极参与行业自律活动。
2、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企业应根据其整体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并确保在各业务环节得到贯彻执行。
企业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度量模型和指标体系,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报告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风险事件,并将重大风险事件及时上报给管理层或董事会。
3、加强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风险的重要途径。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向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风险、收益等情况,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此外,公司还应通过举办投资者培训、开展投资者咨询、发布投资者教育专栏等方式,增强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理财意识,引导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
结论
为确保证券投资基金的安全运营和稳定发展,需要从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基金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具备自身的优点和风险。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可以提升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抵御能力,并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