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固收理财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固收+)

在理财打破刚兑、利率中枢趋降、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环境下,“固收+”产品因能兼顾居民对金融资产收益性和控波动的双重需求,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去年由于股债两市波动,许多投资者忽然发现入手的“固收+”产品似乎不那么香了,尽管今年以来“固收+”基金表现开始逐步回升,不少投资者依然对这类产品心存疑虑。

今天上银基金小编就带大家来探讨一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固收+”?“固收”和“+”到底指的是什么?哪些投资者更适合“固收+”?当前时点适合布局吗?本文将为您逐一厘清,让您投资“固收+”时更有方向!

1. 什么是“固收+”?

严格来说,“固收+”并非一种具体的基金产品,而是基金产品的一种资产配置策略,它将资产分为“固收”和“+”两部分。其中“固收”的部分以固收类资产投资作为底仓,力争基础收益;“+”的部分通过低仓位参与权益类投资力争增厚收益。“固收+”产品一般有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

由于股债资产在大多数时间里的跷跷板效应,“固收+”产品可以通过股债两类资产负相关的“跷跷板”效应灵活调整配置比例,做一定的风险对冲,从而有效平衡或平滑净值收益率波动。

如何理解股债跷跷板效应?以股、债资产为例,2020-2022年数据显示,中债综合净价(总值)指数与上证综指存在跷跷板效应,固收类资产的走强与权益类资产的走强互相交替。“固收+”产品同时配置固收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灵活构建投资组合,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同时,也能够获取较高的收益弹性,可以对跷跷板效应予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有效平衡或平滑净值收益率波动。

数据来源:Wind,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指数、行业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的未来表现。

2.市场上“固收+”产品的运作思路有哪些?

“固收+”产品在运作思路上,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类:

(1)操作风格相对激进:主要体现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高波动资产配置比例较高,收益弹性更大,同时风险也更高,可能导致净值回撤幅度较大。如果叠加持股集中度的提高,可能进一步放大产品的波动。

(2)偏重回撤管理:这类“固收+”产品重点关注产品的回撤,将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讲求先控制下行风险,再去追求组合向上的弹性,偏好这种风格的基金经理追求成为“画线派”基金经理。所谓“画线派”,指的是拉长时间来看,产品回撤和波动相对可控,并且产品的净值曲线沿着一定的斜率向上走。

(3)系统化大类资产配置:确切地说是以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去协调优化投资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考虑各类资产的性价比,在风险与收益两端做平衡,力求给持有人更好的体验。这里的资产配置并不是单纯的择时、低买高卖,而是既有从经济周期角度的资产调整,也有不判断周期但充分利用资产之间的低相关特征而做出的资产调整;既有根据资产本身的风险水平变动作出调整,也有触发产品战略目标的系统性调整。

由于运作思路上的差异,“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往往会有所不同,投资者需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固收+”产品。

注:以上内容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固收+”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如何?

虽然市场上“固收+”产品很多,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每个产品的权益类资产持仓比例是不太相同的,所对应的风险和收益也会不同。以上银基金管理的上银丰益混合为例,本基金投资于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30%,也有一些“固收+”产品约定投资于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可转换债券(含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占基金资产的合计比例为10-30%。因此,大家需要认真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产品资产配比情况是否匹配。

注:具体资产配置比例详见该基金基金合同,具体投资比例以实际执行为准,基金管理人可在基金合同约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对投资比例进行调整。

对于“固收+”产品来说,固定收益投资部分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是“主食”,“+”部分带来的是“配菜”。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固收+”产品时万万不能只看“+”的部分,而忽略了“固收”部分,必须认识到“固收+”产品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您是一个只想要短期高收益、同时能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那么“固收+”产品显然是不适合的。

4.如何看待去年部分“固收+”产品变成“固收-”的情况?“固收+”的优势如何体现?

“固收+”产品无论是二级债基还是偏债混合型基金,内核都是债券+股票,即产品形态是大部分的债券持仓提供基础收益,小部分的股票持仓力争获取超额收益,如果股票持仓(含新股申购)是负收益,则这个产品就成了名义上的“固收-”。

去年一段时间内,部分“固收+”产品可能将具有股债双重属性的可转债视为债券进行风险控制,使得此类“固收+”产品出现风格偏离,从而在去年市场震荡行情中与投资者预期出现了较大偏差。

上银基金认为,“固收-”的问题不在于“固收+”产品本身,而是市场观念。“固收+”一度被视为“理财替代”,使得全市场都将“固收+”与以前的非净值化理财产品对标。基金管理人以“老理财”为模板去制定策略,只会舍本逐末,制定出不合时宜的策略;投资者以“老理财”为要求去寻找产品,只会讳疾忌医,最后只敢投资收益较低的存款类产品。由于“固收+”产品具备“能攻善守”的特色,依然有望成为投资者财富管理升级的选择。

所以换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不是“固收+”产品有没有投资优势,而是投资什么样的“固收+”产品。上银基金认为,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逻辑的“固收+”产品的优势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体现,“固收+”更加高质量的发展,也有望给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者带去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5.“固收+”产品适合哪些投资者?

(1)新手型投资者:手上有一笔暂时不用的闲钱,风险偏好相对偏低,那么可以选择风险收益相对适中的“固收+”基金,有望获得较好的投资体验。

(2)稳健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较为厌恶波动,或因理财产品收益不及预期,想要寻找理财升级产品的投资者。

(3)注重资产配置的成熟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或已经投资了权益类基金或股票,在资产配置上想要兼顾高中低风险的投资品种来应对震荡行情,平滑账户波动,降低组合风险的投资者。

6.如何挑选“固收+”基金产品?

(1)固收基础实力考察:固收类资产占比高,是“固收+”产品的基础,想要实现资产的合理优化配置,就要把基础打牢,因而固收投研能力的考察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初步判断。

(2)了解基金经理和团队配置:固收+权益双基金经理的设置能更好地实现强强联合,在充分发挥各自看家本领的同时打好配合,追求1+1>2的效果。

7. 上银基金在“固收+”产品方面有何优势?

首先,上银基金固收团队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本外币债券、贵金属和外汇的投研工作经验,平均证券从业年限为12年,公募固收产品历史0踩雷。固收类基金近5年全市场绝对收益分类评分排名2/99,固收实力强劲,长期业绩表现亮眼。

注:固收团队从业年限数据来源于上银基金,数据截至2023.3.31。公募固收产品过往从未发生过信用违约风险事件,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情况。排名数据来源于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近5年时间区间为2018.01.02-2022.12.30,发布日期分别为2022.12.31,数据截至2022.12.30。基金管理公司绝对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其次,在“固收+”产品的运作思路上,上银基金“固收+”产品遵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去协调优化投资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考虑各类资产的性价比,从风险与收益两端去做平衡,力求回归“固收+”产品的初心,给持有人更好的体验。

最后,上银基金的“固收+”产品多采取双基金经理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基金经理对股债两市的深度理解融入到产品的运作管理中,从而力争1+1>2的效果。

以“固收+”代表产品上银丰益混合为例,这款产品以双基金经理的模式进行管理,其中权益资产部分由上银基金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陈博管理,陈博具有6.5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于2016年加入上银基金,历任上银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0年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陈博毕业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统计学硕士,那段学习经历促成了他独特的投资价值观——即擅长利用数据分析发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炼商业模式核心逻辑,计算企业内在价值从而精选个股。债券资产占上银丰益混合超七成的配置,是产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基金经理高永,负责该基金的固收资产投资,高永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历,其中10.5年的投资经验,丰富的债券交易、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促成了他市场敏锐度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严控债券风险的投资风格。

上银丰益混合A成立以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上银丰益混合A自2021年4月28日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3月31日份额净值增长率3.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02%),超额收益率达5.93%,且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走势。

注:陈博,2016年8月加入上银基金,历任上银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0年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高永,2006年4月-2011年4月,历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从事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货币经纪工作人员;2011年5月-2012年4月,任深圳发展银行资金交易中心债券自营交易员,从事银行自营债券和IRS利率衍生品交易;2012年5月-2016年8月,历任平安银行金融市场部理财债券投资经理,资产管理事业部固收资深投资经理;2016年8月加入上银基金,2016年1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上述上银丰益混合A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走势图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沪深300收益率、走势图来源于Wind,2021.4.28-2023.3.31。同类基金为开放式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分类基于Wind。上银丰益混合成立于2021年4月28日,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A类份额2021-2022年各年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07%/0.94%、-1.78%/-4.06%,成立以来至2023年3月31日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91%/-2.02%;C类份额2021-2022年各年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78%/0.94%、-2.18%/-4.06%,成立以来至2023年3月31日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10%/-2.02%,现任基金经理任职情况:高永2021.4.28至今,陈博2021.4.28至今,以上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8. 当前时点适合配置“固收+”产品吗?

上银基金认为,当下,投资者对于中低风险的产品需求旺盛,稳健型投资者则是主流群体。当前市场持续震荡,如果暂时无法承受当前的市场波动,不妨降低波动较大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选择预期风险收益比相对较小的投资品种。相比于股票型基金,“固收+”在震荡市中具备更强的抗跌特性,相比于纯债型基金,“固收+”又有望增厚收益,因此在当前时点值得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